贵阳贵安坚持民生为本 提升城市发展“温度”

2023年01月30日 11:08   来源: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晨

  2022年,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和最重要的政绩,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抓好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不久前闭幕的省两会上,“要坚持民生为本,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协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短板,织密社会保障网,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为贵阳贵安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的一年,贵阳贵安将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工作,积极谋划好为民办“十件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位。

  紧盯群众利益

  全力以赴惠民

  观山湖区云潭街道积极开展民意入户调查,全面收集辖区居民群众对阅山湖、上麦两个“15分钟生活圈”项目建设的意见及诉求,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与民情民意的精准对接;

  南明区住建局、西湖路街道通过微信群、张贴海报、问卷调查、走访入户、坝坝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民意,将一份份民意清单梳理出来,分轻重缓急转化为办实事的项目清单;

  ……

  听民意、察民情,方能解民忧。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贵阳必须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开新局谱新篇,做到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民之所望,奋斗所向。贵阳贵安始终把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贵阳贵安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各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下沉延伸,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把“三感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同时,为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贵阳贵安厚植民生情怀,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全力完成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各项重点任务,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经过探索与实践,贵阳贵安在民生工作上始终跟着民意走,取得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贵阳贵安再次明确制定了全力以赴惠民的新目标:到2023年,改造棚户区13.2万户、老旧小区13.4万户,中心城区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到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成网配套,新增城市绿地500万平方米。

  ——整治提升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农贸市场、传统批发市场等区域,综合整治背街小巷。实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绣花”功夫做好老城区微改造。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城市管理“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工程。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加快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分类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提升改造,全面治理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年度化、项目化、数字化推进实施,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

  聚焦重点领域

  全力以赴便民

  位于云岩区渔安安井片区的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教学用房、实验用房、图书阅览用房、室内羽毛球馆和其他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感觉太幸福了。”市民刘煜说。

  近年来,贵阳贵安一直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出行等多个领域,出实招、破难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推动便民服务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医疗卫生事业更加便民利民。积极推进健康贵阳建设,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抓创新”,深化医药、医保、医疗联动改革,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药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制度建设,市民就医更便捷实惠。

  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先后引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南教育新高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推进机关单位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标准逐年提高。

  随着“强省会”行动的加快实施,贵阳贵安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在2023省两会上,贵州再次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贵阳贵安将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扎实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特殊教育更有温度、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持续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县域公办普通高中振兴行动,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支持贵阳学院创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推进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升本复评。

  ——持续推进健康贵阳贵安建设,推进更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建设一批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发展在线医疗、“5G+医疗健康”等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中心和医疗卫生资料下沉,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知名品牌,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到2025年,贵阳贵安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人口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2%。

  汇集资源要素

  全力以赴富民

  2020年,贵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0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4元;

  2021年,贵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87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65元;

  2022年上半年,贵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6元,同比名义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63元,名义增长6.6%;

  ……

  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民生。在清镇市百花湖镇三屯村,乡村旅游让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收入连年翻番;在开阳县城关镇穿洞村,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在开阳县花梨镇翁昭村,村“两委”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富硒白枇杷,村民增收又添门路……这样的案例,在贵阳贵安还有很多。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贵阳贵安要求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办好民生实事,创造更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生活。同时,政府过紧日子,全面推行“零基预算”,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资源,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到2025年,努力实现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30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 1以内。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贵阳贵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始终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全力以赴富民。

  ——大力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城镇居民增收、劳动力素质提升“三大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扩大就业,积极开发本地就业岗位,搭建对外劳务输出桥梁,切实提升工资性收入水平。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扩大经营性收入增收空间。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等联动机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项目实施的精准性。

  ——抓好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四块地”改革,不断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探索盘活农村土地和闲置资产有效途径,推动城乡居民分享更多资产增值收益。

  在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村民在当地村“两委”的帮助下,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果林、花卉种植等产业,共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我在农家乐打工当厨师长,每个月的收入都过万。”村民何建说。

  在贵阳各大高校组织的招聘会上,来自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的企业前来招揽人才,为贵阳贵安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毕业生提供平台,我的工作找得顺利。现在成功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机务段,如愿当上了一名火车司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钟炼杰说。

  在贵阳贵安,无论民生实事清单如何变化,坚持民生为本的出发点不会改变,坚持民生实事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决心不会改变,坚持人民满意、数据说话的考核标准不会改变,坚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承诺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贵阳贵安坚持民生为本 提升城市发展“温度”

2023-01-30 11:08 来源:贵阳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