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9日 王铁)

2024-04-01 17:12 来源:佳木斯市政府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石兰兰)

佳木斯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9日 王铁)

2024年04月01日 17:12   来源:佳木斯市政府网   

  ——2024年1月9日在佳木斯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王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佳木斯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奋力拼搏,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坚实步伐。

  (一)坚持扩内需、稳增长,经济运行持续稳固。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200项,完成投资228.8亿元,投资完成率129.5%,富锦锦泰数字产业园、桦南迪诺医药中间体、郊区360数字安全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有力推动招商引资,举办央企对接、乡贤省亲、卫星产业峰会等招商活动,1—11月,新签约项目166个,总签约额588.5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50亿元。有序促进消费恢复,举办“爱尚三江”系列活动100场,发放消费券和汽车补贴3238万元,覆盖商贸企业380户,直接拉动消费6.5亿元,辐射带动消费33.5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系列惠企政策,制定稳经济“30条”,1—11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退税缓税14.2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06万户次;为1449户企业贷款241.31亿元,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44.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05%、23.79%。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0.1亿元,同比增长3.6%,列全省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列全省综合型城市第1位。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列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列全省第7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3.6%,列全省第3位。

  (二)坚持育产业、建集群,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新增规上企业35户,工业实力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规上企业达到223户,预计产值实现240亿元。智能农机产业不断升级,农机企业达到51户,设立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分中心,开发全国首台大型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填补了同类型产品市场空白。电机装备产业不断壮大,佳电股份入选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营业收入预计达到40亿元,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中国牙城”建设不断推进,引进山东威高、辽宁紫辰等6家企业,成功举办“中国牙城”医疗技术讲坛。卫星产业不断发展,建成卫星地面站2个,应用场景延伸拓展至农机无人驾驶、农田信息采集、矿山开采动态监测等领域。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85.63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68.88%。启动“万席呼叫服务之城”项目,建成呼叫台席1000个,“呼叫产业”实现高点起步。

  (三)坚持稳粮食、夯基础,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始终重农抓粮,粮食总产量达到228.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实现肉蛋奶产量42.7万吨、果蔬39.7万吨、食用菌3.1亿袋、水产品1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5%、55.8%、3.3%、4%,“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种类更加丰富。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耕地保有量3156.1万亩,连续二十二年完成目标,新建高标准农田90.74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面积达到70万亩。

  国家农高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11个,开展11项国家级试验示范技术研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工水利工程76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24万亩,治理侵蚀沟714条。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佳木斯大米”、“抚远鲟鱼”、“桦川大米”入驻国家地标馆,桦南县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中国紫苏之乡”。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农村问题户厕全部整改,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名列首位,成功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富锦市获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县,桦南县获批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桦川县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郊区、桦南县、富锦市、同江市获批国家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四)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市国资办出资的23户企业,实现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60.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7.9%。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市县两级依申请事项提速率95.89%,“一网通办”率99.37%,“一次办”事项占比超过99%。“12345”热线获评中国数字政府治理典型十佳案例,汤原县“政务服务全景交互数智人—小汤圆”,入选全国首届数智城市典型案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全省领跑,“网格化”金融服务全省首创,安粮期货、中诚信落户我市,创新“东极鱼市贷”、“蔓越莓种植险”等53款金融产品,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开放通道不断完善,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同江铁路口岸实现中欧班列集装箱“宽轨重出”、双向贯通、全天通关,过货量达到328万吨。口岸功能不断拓展,成功获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佳木斯协同发展先导区,同江口岸东部作业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获批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同江、抚远口岸实现中俄互免签证。对外交流不断深入,举办首届“东极之光·中俄文化季”系列活动,组织政企代表团赴俄访问10团次,深化与日韩交往,国际合作日益广泛。

  (五)坚持强功能、提品质,城市能级持续提升。突出规划引领,健全“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启动佳木斯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120余项详细规划,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无偿收回原海绵钛项目闲置土地82.6公顷。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6个、老旧住房198栋,惠及居民1.33万户,建设红霞路、中华路、万新街等6条主干道路,改造群英巷、建业巷、宽慧巷等35条区街巷道,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7公里、燃气管网45公里,新增供热能力230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施划停车位2.4万余个,新增便民摊位2000余个,拆除违规户外广告140余处,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美化绿化主次干道36条,新建长安公园等10处“口袋公园”,增加公共绿地8.2公顷,打造学府路、四丰山、迎宾路花海景观,城市生态景观更加优美。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同江、汤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交邮供”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延伸调整公交线路5条,开通“客货邮”线路12条,建成三站合一项目试点100处,城乡物流通道更加顺畅。

  (六)坚持善治理、重长效,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9项问题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104件信访事项全部办结,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处于全省前列。开展“治污清河”专项行动,年度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幅度达到11.06%,列全省第1位。4个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全部完成,幸福河湖松花江样板工作经验,在国家级河湖长论坛上作典型发言。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开展“绿盾”行动,造林绿化1.48万亩。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3%,降幅居全省首位。我市成功获批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孟家岗林场森林碳汇试点评审列全省首位,桦川县完成全省首例应用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开展的用水权交易。全面完成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建设。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57座,东风区大堆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落地,首次实践社会资本参与矿山修复。

  (七)坚持办实事、增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支出32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2%,向全市人民承诺的21项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社保能力加快提升,新增公租房租赁补贴1218户、婴幼儿托位2038个、家庭养老床位1500张,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89元、483元,实现“十七连增”。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56%,升级改造市直34所学校数字教育教学平台,高考“清北”录取21人,创历史新高。佳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向阳区获评国家级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医疗服务不断优化,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佳大一附院获批国家级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市中心医院荣获国家心血管与代谢疾病“卓越中心”称号,12项新技术、新疗法填补省东部地区空白。我市连续十二届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佳木斯工运史馆开馆,举办首届中俄蒙国际冰雕展等节会活动,开展“热爱家乡、赞美三江”等活动600余场,话剧《大粮仓》荣获“黑龙江省北疆文化艺术奖”。抚远市获评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体育赛事不断丰富,举办中国·佳木斯体育舞蹈公开赛等赛事39项次,参加国内外体育大赛,荣获179金、112银、124铜。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区间。信访积案有效化解,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连续11年现行命案破案率100%,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15.6%,平安佳木斯建设有序推进。机关事务服务能力加快提升,承办全省机关事务标准化现场会。国防教育、人民防空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文史、气象、地震、民族宗教、社科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建立与市人大、市政协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61件、市政协提案246件,答复率100%。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理市政府门户网站群众来件1028条。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细化行政裁量权基准,运用“四张清单”办结执法案件8.5万件。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实行“四个体系”工作闭环管理,政府系统抓落实能力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这一年,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经受了一场场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办成了一件件实事,成绩是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省直单位,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佳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佳木斯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思危才可居安,知忧方能克难。我们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个别主要经济指标未达到预期,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层次低、链条短,传统产业占比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的增长点比较缺乏;投资、消费、进出口同步下滑、需求不足,城市活跃度不够;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不充分、整体质量不高;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较大挑战;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够、工作视野不宽、履职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厚望。

  二、202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始终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始终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农业立市、工业强市、创新活市、开放兴市,以“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推动形成“五个提升年”,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六区”、打造“八中心”,以佳木斯的“稳”、“进”、“立”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240亿斤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具体工作实践中,着力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稳”的基调。准确把握大局大势,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大抓招商、大上项目,全面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平稳增长。二是强化“实”的举措。坚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在“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中找定位,在东北振兴的系列政策中找方向,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提升经济活跃度,打造佳木斯振兴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把握“高”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高品质生活目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定位、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四是保持“快”的节奏。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大力倡导立即办、马上办、高效办的风气,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坚决做到市委有部署、政府见行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五是实现“新”的突破。树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鲜明导向,敢想敢干敢担当,争先争优争一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上奋力拼抢,充分展现重振辉煌、再创佳绩的光明前景!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现代农业更快发展。坚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实施粮食产能提升攻坚行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900万亩以上。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动种植品种整合,推广适口性强、食味值高、市场需求大的优质品种,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70万亩。规模经营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打造佳木斯托管模式。全方位加强与北大荒集团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全省创建国家智慧农业引领区中,争当核心区、先导区。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提升粮食单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治理侵蚀沟776条,启动引汤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推进青龙山灌区二期等重要灌溉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树立绿色农业鲜明导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到41.5克/千克;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503万亩,加快提高加工转化率,推动绿色原料向绿色产品转变。

  稳步扩大食物供给。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提升肉蛋奶、冷水鱼、果蔬等主要农产品供应能力。大力发展畜禽产业,生猪、肉牛、肉羊、家禽产能,同比分别增长10%、12%、15%、8%;奶牛存栏量增长87%。加快推进桦南湖羊、富锦万头奶牛、汤原万头肉牛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引进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140亿元。提升冷水鱼质量,名优特养殖水面增至11.5万亩,同比增长4.5%。建设稻虾、稻蟹、稻鱼示范点10个,全市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大锦农、小伙伴、佳天国际等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果蔬种植面积发展到17万亩。不断扩大林粮、林果、林菌、林药生产规模,逐步壮大林下经济。建设大中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畅通专供渠道,打造自主品牌。

  稳步推动成果衔接。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实落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项目资产管理、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乡村示范建设、督导培训五项重点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十村精品、百村示范、千村共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七带七创”示范引领工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达到110个。深化与中国期货业协会合作,扩大“保险+期货”承保范围,为农户提供更为完善的风险保障。

  稳步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支持县域突出特色,做强园区、做优县城、做大产业。鼓励支持富锦市、桦南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上取得新成效;同江市、抚远市依托口岸与生态优势,深化对俄全方位合作;桦川县、汤原县,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发展农文旅融合的休闲农业新业态,力争更多县(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先进行列。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蓄经济增长更强动力。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主要牵动力,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培育项目增量做大经济总量。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春季抓开工、夏季抓建设、秋季抓推进、冬季抓前期,实行“月月晾晒”、“季季观摩”,形成四季循环抓项目的工作格局。全年开复工省市重点项目200项,年度投资180亿元。全力推进佳木斯机场改扩建、松花江航道疏浚、佳木斯国际港改扩建、黑瞎子岛公路口岸、鹤大公路佳木斯至桦南和双合路二期等国道、粮食产能提升水利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同江铁路换装仓储物流基地、郊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新区农机先导区、华润三九板蓝根颗粒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紧跟国家和省政策导向,谋划一批打基础、惠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年储备重点项目800项以上,其中产业项目500项以上,形成“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紧盯项目立项、选址、土地预审等环节,聚焦金融、用工、环保、水电气热等要素,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瞄准重点央企、世界500强、实力民企、大院大所,精准开展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协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全年招商项目120项,签约额200亿元。突出抓好节会招商,用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哈洽会等高端平台,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智能农机、口腔医疗、卫星等重点产业,投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央企对接、垦地合作、乡贤省亲等城市招商活动,精心做好“后半篇文章”,建立以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为主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确保项目实实在在落地。完善投资指南,绘制招商图谱,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成功率。统筹优势资源集中集约开发利用,鼓励各县(市)区共享招商信息,对跨区域落地项目实行首谈地奖励,建立“四城区”与高新区、农高区招商上项目定期会商机制,凝聚招商合力。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围绕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完善高新区、国家农高区、华润三九园区、各县(市)区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路、电、气、水、热“五网”升级,提高承载项目落地能力。加强园区闲置低效用地治理,加快推进标准地、标准厂房供给,推动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明确主导产业,细分园区功能,逐步实现大园区特色化、小园区专业化。坚持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机制,推行“产业聚集、产城融合、资源共聚、利益共享”运行模式,让各类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三)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体系更为完善。聚焦“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双链长”制,实施产业扩量提质攻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佳木斯产业集群。

  培植壮大主导产业。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启动建设市级绿色食品产业园,推动各县(市)区园区辟建食品加工园,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0户,产值突破420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着眼打造高新区智能农机生产基地,加速北斗智能高速插秧机、平地机等研发成果转化,加快推动骥驰拖拉机、约翰·迪尔等20户整机企业本地化配套,支持德邦大为、振华机械、重兴机械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合力打造北大荒“垦征”农机品牌,全市农机产业产值实现27亿元。支持电机股份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改造,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建全建强电机产业链条。围绕华润三九、多多药业、葵花药业等重点医药企业,加快生产新药品种,释放医药产业集群“磁吸效应”,增添经济增长动能。

  培植壮大新兴产业。以“四大经济”为引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中国牙城”产业小镇,打造集加工制造、医疗服务、会展培训、研发中试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制定卫星产业规划,布局卫星测控和应用产业,推动建设陕西星邑卫星地面测控站、航天驭星卫星地面测控站、航天星寰数据应用中心、风云气象卫星二期地面站、上海垣信卫星地面站、骥驰北斗智能拖拉机6个项目,谋划招引一批卫星技术应用创新平台项目,探索建立卫星数据备份基地,积极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加速经济发展“换道超车”。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华润风电、隆基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推动风机塔筒、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装备抢占市场份额,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重点发展“5G+工业互联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呼叫产业”、包装及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高端文化娱乐、旅游康养、商业综合体等生活性服务业。

  培植壮大创新载体。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攻坚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建设,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进度,推动各类科研平台及时入驻,打造国家级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室、黑土地保护实验室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高端平台。积极建设环佳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实施创新创业项目18项以上,生态圈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户以上。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0户,科技型企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特种环境复合材料、电致变色玻璃、口腔材料等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全年转化100项以上。积极推进与哈工大、哈工程、七〇三所、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实质性合作,产学研联合体达到18个,推动骥驰电驱动拖拉机、海瑞特工程合成树脂等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科技化水平。

  (四)着力激活内外贸易,扩大开放实现更高水平。巩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在消费提振、文旅繁荣、外贸增长上聚焦发力,提升城市发展活跃度,促进区域经济协同融合发展。

  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开展“爱尚三江”消费季促销活动,发放政府消费券和汽车补贴3000万元,稳定提升新能源汽车、商品房、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积极引进中高端知名品牌设立首店、旗舰店,支持本土商贸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创新提升乌苏里江餐饮、王家康生物科技等“老字号”品牌。推进新玛特商圈、万达商圈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推动油坊胡同、东兴城商业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升级,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做旺“夜经济”,聚拢烟火气。丰富“互联网+”消费业态,培育“云逛街”、“宅经济”等电商新业态,拓展美容健身、室内冰雪、网红经济、远程教育等新兴消费业态。

  推动文旅加快发展。大力实施特色旅游发展攻坚行动,以承办省第七届旅发大会为契机,编制全域旅游规划,积极发展“冬季冰雪”全域游、“三江两国”边境游、“世界黑土”乡村游、“抗联史诗”红色游,打响“华夏东极、美丽三江、赫哲故里、祖国粮仓”旅游品牌。支持黑瞎子岛、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创建5A级景区,启动创建“世界黑土地公园”,加强A级旅游景区包装,打造一批爆款、网红产品。实施沿江景观带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城市街路博物馆”,打造中山街历史文化展示精品路线。发展鱼皮画、乌日贡大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赫哲族图案等文化标识的影响力。争取建设东北抗联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文化场馆。举办100场“中俄文化季”系列活动、100场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开放加快升级。大力实施对俄合作深化攻坚行动,放大“一桥一岛”优势,当好“外贸中间人”,打造全省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编制佳木斯全域口岸发展总体规划,激发市域内水运口岸、航空口岸活力。力争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尽早获批,推进黑瞎子岛国际公路口岸建设。积极创建同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佳木斯跨境电商综试区、第二批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完成同江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俄煤、俄矿、俄粮等引俄资源落地加工。实施同江铁路口岸扩能增效,推进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哈鱼岛油气码头、危化品储运园区等项目建设,增加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肉类等指定监管场地,扩建抚远莽吉塔江海港,拓展进出口货物品类和通货能力。大力培育外贸主体,全年新增50户以上,鼓励发展农机、果蔬、新型建材、电子产品等产业,扩大对俄出口份额。积极推动对俄边(跨)境经济合作,探索“互市贸易+电商”新模式,促进经贸合作向俄罗斯腹地延伸。充分发挥国有贸易投资集团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拓展合作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往来,加强与日韩、东南亚国家合作,积极拓展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贸易市场。

  (五)着力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功能更具品质。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以超前视野规划、工匠精神建设、绣花功夫治理,不断彰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运用和管控,加快佳木斯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13项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科学合理划分城市功能组团,加快构建“东西产业、南北生态、组团联动、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开展城市实景三维建设,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为精准规划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精准研究重点片区规划,优化整合英格吐河以东、音达木河以西区域,推进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商贸等功能向城市西部、南部疏解延伸,激发城市总体活力,形成职住平衡、山水融合的新型带状组团结构。

  优化城市承载功能。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功能品位。打通城市路网,新建望江路、联盟路、万象街、五一路等道路,维修光复路等30条主次干路,改造红跃巷等25条区街巷道,修建7公里滨江路绿道,建设一批智能交通科技设施,让群众便捷出行。推进主城区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3个、续建棚改项目8个,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城区排水功能,建设智慧排水平台,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0公里,清掏排水管线240公里,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实施分散燃煤锅炉并网,集中改善供热管网,提高供热保障能力,让群众住上暖屋子!

  优化城市品质形象。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让城市资源发挥应有价值,实现保值增值。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户外广告牌匾设置、重点场所周边占道经营、“空中飞线”治理等专项整治,打造一批最干净示范街区。加强城市细部整理,实施一批绿化、彩化、硬化、美化项目,升级和平街、中山街等7条主次道路绿化,新建“口袋公园”10处,抓好公园“补绿”、道路“增色”。围绕“三江文化名城”建设,申创历史文化街区,把抗联精神、赫哲族文化、东北小延安文化,植入城市建筑、融入街道家具、嵌入公园绿地,彰显城市历史风貌。加强城市设计,打造一批精品生态空间,建成一批城市会客厅,努力实现城市精彩蝶变,让百姓享受精致生活!

  (六)着力抓改革优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更足活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质量要效率,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全力打造投资洼地效应,让营商环境“优”起来,让市场主体“活”起来。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完善董事会制度,设立外部董事,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支持城投、交投、农投、英才、文旅投等集团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效益不佳市属出资企业的整合和退出,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推进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区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提升区级财政“造血”功能。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丰富金融业态,引入投行业务,强化金企对接,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用水权交易改革,推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按照省统一部署,如期完成党政机构改革任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专项行动,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全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深度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免证办”、“就近办”等应用场景,在更多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提升审管联动整体效能。推动数据信息归集与共享,探索数据商品化、市场化,促进数据价值释放。充分发挥“12345”热线稳定器、安抚器作用,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即呼即办”服务品牌。新官必须理旧账,承诺事项必须兑现,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坚决整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让一切投资创业者在佳木斯,干事创业“如鱼得水”,享受红利“如沐春风”,政策兑现“如约而至”!

  持续强化民营经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突出工业支撑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力度落实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举措,推动工业存量优化、增量扩张、新量跃升。统筹做好“抓大、扶小、育新”,实施“千企技改”、“数智赋能”、科技增效、市场拓展四项行动,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全年新增规上企业35户以上。深入落实惠企利企一揽子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等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参与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全力以赴精准纾困、助企解难。视企业家为“衣食父母”、“座上贵宾”、“掌上明珠”,敢于同企业家打交道、善于同企业家交朋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关心、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七)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厚植绿色发展更强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

  高标准防治环境污染。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双达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开展“治污清河”专项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加快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集中处置,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高水平守护绿水青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加快推进城市水系连通、生态EOD项目,加强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守护好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积极推进英格吐河三岔口生态湿地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建设一批幸福河湖,新增植树造林1万亩以上。

  高起点推进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强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前瞻布局氢能、储能产业。积极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给,加快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进度。实施交通智慧绿色提质工程,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不断扩大绿色建筑面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积极稳妥发展碳汇经济,加快林业碳汇试点建设。

  (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保障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期盼、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切实突出就业优先。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施“政校企”联盟发展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积极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打造“佳木斯技工”特色劳务品牌,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拓展各类群体的就业渠道。

  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完善“三层五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低保、特困、优抚等群体救助政策,不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快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全市困境和留守儿童免费提供“龙江惠民保”,持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切实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快提升区域教育中心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教育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知行中学、新丰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现代化疾控体系能力提升改造、佳大一附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打造省东部地区创伤医学中心,争创4个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建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夯实全民健身服务基础,推进双拥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谋划建设速滑馆、大靖体育公园,打造“30分钟冰雪健身圈”。全力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以上。大力实施民生实事“三实行动”,扎扎实实推进城市建设、踏踏实实提升城市功能、求真务实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办好三大类36项66件民生实事,真正解决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急、群众所盼的问题,让惠民的温度可知可感、让利民的实事可触可及。我们就是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更多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如意的生活!

  (九)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保持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为振兴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加强政府债务监管,统筹盘活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加快化解债务存量,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大对大型企业债务、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的排查化解力度,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坚持把社会风险评估作为政府重大决策必经程序,做到“管决策”必须“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提档升级,优化社区和网格设置,强化“全科网格”建设,创新“网格+矛调”、“网格+巡护”等基层社会治理载体,健全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集中精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始终保持社会大局安定。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危化品、建筑施工、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市燃气、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真正把压力传导到市场主体,压实在社会单位,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对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打防力度,全面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佳木斯。

  (十)着力加强政府建设,推动施政能力更大提升。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从严治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作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底气和最大保证。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扛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决做到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高质量开展“五经普”,以更高标准推动政务公开,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高效理政。强化协同作战,抓实抓细闭环管理。以放不下、等不及、坐不住的状态,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确保工作干一件、成一件。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四不两直”成为常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定实策,调动各方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审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勇毅前行、奋发有为,不断开创佳木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崭新局面!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