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在松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陈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松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三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积极应对宏观形势趋紧、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落实“1145”发展战略,上下同欲、赓续前行,经济发展、民生事业、安全稳定等诸多领域工作实现新跨越。
这一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松原发展很有潜力”殷殷嘱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促进松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保障。
这一年,我们克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等不利因素,咬定全年目标,挖掘增长潜力,全市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稳步前行。预计(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地方级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7.5%。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县两级128件民生实事全部如期兑现承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这一年,我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面对松花江三十年一遇、拉林河十年一遇严重洪涝灾害,坚持24小时“一米一米”巡堤查险,有效抵御哈达山防护堤和宁江区五泄干等较大险情,实现了水库不垮坝、堤防不决口、人员“零”伤亡目标。同步谋划实施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项目156个,夺取了防汛救灾全面胜利。
一年来,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发展动能强劲有力。紧紧抓住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一是项目建设提速发力。坚持抓大项目、常抓项目、全员抓项目,实现了以项目之“进”蓄发展之“势”,完成投资388.5亿元,投资体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2位,投资贡献率连续四年全省第一。项目谋划实。围绕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链,谋划储备无人机实验基地等重点项目262个,50%以上达到可研程度,投资总额达736亿元,项目家底更加殷实。申报实施超长期国债、国省预算资金、专项债券等项目68个,争取到位资金54.6亿元,居全省第3位。项目引进多。引进中钢研年产100万吨绿电纯氢冶金高纯铁等亿元以上项目151个,再创历史新高。所有项目全部实现当年签约,吉林化纤碳纤维等76个项目当年开工。项目推进快。开复工中卉乾安储能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60个。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等103个项目竣工投产,贡献产值216.6亿元。项目质量高。建设中能建氢能产业园等产业类项目160个,占全年开工项目数量的61.5%,较2023年提升4.3个百分点,产业项目数量比重连续三年超过50%,产业类投资占总投资的74.6%。
二是工业转型成效明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8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0亿元。油气开采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吉林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达452.6万吨,实现产值168亿元。国内首个全产业链CCUS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埋碳量居全国首位。新立采油厂实现全过程“绿电”驱油,生产出我国第一桶“零碳原油”。长岭三源化工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省级绿色工厂。新能源产业实现高端化转型。开复工天顺风电叶片加工等新能源及其关联项目80个,比2023年多21个,完成投资154.1亿元,增长22.4%。累计获批新能源发电指标1696.5万千瓦,是2020年的8倍。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07万千瓦,居全省第2位。新能源及相关领域产值首次超百亿元,增长21.8%,是2020年的8倍。慧峰新材料项目接入光伏电源,实现了绿电消纳“零”的突破。我市新能源产业实现从粗放开发到“源网荷储+装备制造”,再到“氢氨醇一体化”“氢能冶金”全链条提质升级。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施徐氏米业数字智能化生产等“智改数转”项目13个。吉林油田技术装备、牧神机械等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全市10户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65亿元。中能建电解槽项目竣工投产,填补我省制造产业空白。
三是现代农业成果丰硕。一产增加值增长5.3%,居全省第3位。粮食生产再创新高。产量达到159.4亿斤,增加3.2亿斤,增长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0.4、0.1个百分点,增量、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连续四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23.2万亩,创历年新高。建设高标准农田157.9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1209万亩,均居全省第2位。鸿翔种业、松粮种业等12户企业入驻“五张芯片”种质技术创新中心。全年良种产量超过1.3亿斤,增长8.3%。吉林省北方粳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投入使用,收集种质资源1.2万份。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我市粮食单产生产模式在全国推广。乾安县获评全省高产耐密玉米品种核心示范基地。畜牧业稳步发展。嘉泽牧业、“认养一头牛”查干花牧场等10个项目投产达效。新增屠宰企业4户,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中粮生猪、国权肉羊等畜牧企业稳步发展,全市生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均居全省前列。前郭奥金斯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乾安肉羊”荣获中国农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增长。松发精酿啤酒体验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嘉奥年产3万吨氨基酸系列产品等项目建成投产。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美丽乡村焕发新颜。持续推进“千村提升”行动,创建“千村美丽村”120个、“百村示范村”10个,打造生态引领型村庄44个、干净整洁型村庄309个,创建干净人家5万户,乡村面貌正在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四是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推动服务业提升形态、创新业态,不断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生态旅游持续火爆。查干湖成功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全省西部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聚焦春捺钵、夏赏荷、秋观鸟、冬渔猎四季游,开展“花Young松原”、夏季旅游“黄金100天”等系列活动。开通查干湖景区免费直通车、赏花专线、夜市公交。盛装启幕查干湖第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推出“十大优惠政策”,隆重打响特色产品、特色景点、特色酒店、特色购物、特色美食等冰雪品牌。开展冰雪节庆、冰雪运动等6大板块145项冰雪活动,为域内外游客提供千余种“潮”产品、“深”体验。开幕式当日来松游客首次突破15万人,“西冰”正在成为我省与“东雪”齐名的另一大旅游招牌。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造“三江秀水”“百湖田园”等五大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出漫游精品主题线路21条。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3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00亿元,分别增长10%和8%。居民消费平稳增长。落实“两新”政策,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置换活动,拉动消费8亿元。江宁里、法雅等夜经济圈热力全开。金钻百货商圈获评省级消费集聚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升级改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村)12个,物流配送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年网络零售额实现25.4亿元,增长16%。58科创-新经济产业园区获评吉林省新电商产业基地。金融惠企效果显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6%和5.3%。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35次,向中小企业授信76亿元,为200户企业施足“金融养料”。
五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以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开发区改革稳步实施。促进“三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市开发区考核位次整体前移。乾安经济开发区、长岭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我市开发区全部迈入省级以上开发区序列。国企改革成效明显。国有企业加速整合重组,搭建“(1+9)+9”市属国有企业架构。松发集团、城乡集团等国有企业完成经营规划。开展国有资产摸底,盘活资产实现增收27.9亿元。对外开放再创佳绩。与长春市联合建设查干湖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53个,合作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浙好淘”吉林馆启动运营。松原-舟山产业园在全省“一市一园区”评比中位列一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全部落地。与舟山、通辽等地区111个跨省通办事项上线运行。“接诉即办”办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99.2%和98.7%。市本级9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限整体压减20%。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开展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兴泰化工等一批创新“生力军”不断涌现。新增科技型企业33户,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户。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增速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