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在葫芦岛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何志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极不寻常、极其难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认真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顶住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扎实推进“一通道六基地”和“千百亿”产业集群建设,统筹抓好灾后恢复重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改革开放深化拓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振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固定资产投资338.5亿元,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6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2亿元,增长10.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98.3亿元,增长12.5%;进出口总额53亿元,下降9.9%;城乡居民“两个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十个方面工作:
(一)众志成城抵御洪灾,恢复重建有力有效。2024年,我市遭遇历史罕见暴雨洪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闻汛而动、超前部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扩面转移群众54611人,科学处置水库险情,最大限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争分夺秒、向险而行,央地协同、军地携手、市县联动,10余万人投身抢险救灾,仅用一周抢通通信、电力、道路“生命线”,全力以赴救援受困群众;我们集中攻坚、加快重建,坚持领导小组周调度、工作专班日调度,2.3万施工人员日夜奋战,12697户维修重建住房入冬前全部完工,受灾群众及时住进新房、温暖过冬。160所学校、77家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修缮,公路桥梁、水利设施、损毁农田等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完成了省定“三步走”任务的第一步;我们系统谋划、全面提升,申报重建项目256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67个项目在建、19个项目竣工,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我们在这场荡气回肠的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
面对风雨来袭,张国清副总理带来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的深切关爱,并对灾后重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是我们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洪水肆虐,郝鹏书记、李乐成省长多次亲赴一线指挥,国家部委、省直厅局鼎力支持,各方紧急驰援,各界捐款捐物,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面对重重困境,救援队伍逆行冲锋,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施工人员昼夜奋战,受灾群众守望相助,特别是李清学同志为救群众英勇牺牲,汇聚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葫芦岛抗洪精神。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根基持续夯实。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推进项目“四个一批”滚动实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实施重点项目605个,总投资2554.5亿元,开复工563个,开复工率93%,项目数量、开复工率再创新高。持续开展“百日攻坚”,172个项目抢先办完前期手续,65个项目实现开春即开工。深化央地合作,谋划实施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5716.8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4个,拉动投资两位数增长。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徐大堡核电2号机组盛大开工,4台机组同步建设,年内投资超过百亿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建设正式启动;辽宁优创一期一阶段、心连心百万吨生态肥一期等项目投产;维多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兴城抽水蓄能电站、建昌玄武岩纤维制品等项目加快建设,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党政领导带头走出去,聚焦产业链、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发展短板,系统精准组织招商活动。全年新签约项目312个,增长21%;落地159个,增长12.3%。总投资5.5亿元的隆东万豪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三)协同推进三次产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住一产、挺住二产、发力三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农业稳中有进。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超额完成播种任务。发放惠农补贴4亿元,完成粮油生产项目34.7万亩。全力开展抗洪自救、减灾复产和“虫口夺粮”,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发展现代农业,兴城花生小镇等项目加快建设,格兰登堡二期等项目竣工,绥中白梨、龙回头啤酒获评省级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46个,脱贫人口收入“四连涨”,绥中县3镇18村连线发展,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
工业承压前行。推行“基点”管理,精准帮扶84户重点企业,积极化解锦西石化、宏跃北铜减产影响,实施辽沈集团火工区等项目164个,推动投资大幅增长,工业经济止跌回稳。培育优质企业,25户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孚迪斯获得全省质量标杆称号,锦化研究院荣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全年新增规上企业80户,创历史新高。14个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获得省支持,5户企业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葫芦岛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消费升级,实施宏运金座商业综合体等项目93个,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20家,增长2.6倍。组织促销活动360场次,打造夜经济消费集聚区6个,建昌县中心农贸市场获评省级夜经济街区。发放以旧换新补贴1.3亿元,拉动消费9.7亿元。搭建三级物流体系,获批农产品供应链项目3个,新建县乡村物流站点296个,打通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