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永前 周琳 蔡国栋 郝玉)1000亿件!2024年8月,全国第1000亿件快递送达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二六工镇红星村的收件人手中。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打破传统的认知,以“包邮区”的全新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
山海皆可平。走进包邮区“新疆”,在帕米尔高原的广袤乡村里,在独库公路穿越的天山深处,电商西进、快递进村、满车出疆,一个“包邮区”的建成,伴随着数以亿计的脚步,书写着一部又一部与时代同频的“西邮记”。
跨越万里,“疆浙沪”实现包邮
每天,阿依努尔·麦麦提都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主路上来回穿梭。早上8点多,天还没亮,她就起床、拾掇,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再驱车,40分钟到“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旁边的极兔邻里快递代收点。
白天,她和另外三名雇员一起,为周边群众提供快递上门自取业务;下午,她往往要花四个多小时,带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包裹,到附近20个村的商店等存放点,一家家送货。
每家商店的负责人她都熟悉,每天送货让彼此成为好友,常常一起分享电商平台上什么便宜、什么好吃、哪件衣服更时尚。更重要的是,因为成为“快递进村”的服务点,这些商店每个月都能多挣三五百元,大家过来拿快递时,也会顺手为家里添置点生活用品,大大增加了商店的人气。
这是阿依努尔自己创业开代收点的第一个完整年份。2024年“双十一”期间,她欣喜地发现:每天到达的包裹破千了!
她记得,快递包邮进村之初,很多人不相信,以为是电信诈骗。她花了三个月时间,逐一到村里宣讲,告诉村民用拼多多等平台购物包邮进村、退货包邮是怎么回事,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实惠。
不到一年,她的店里已人气十足,常有村里的老人光顾。她会教不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老人怎么使用电商App、怎么下单和查看物流信息。老人们熟练后,也成了网购和快递点的常客。在她印象里,有位老人一口气下了几十单,最便宜的才0.5元。
小小的快递架上,堆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快递:最常见的是衣服鞋帽、文具日用品等;这段时间大件越来越多,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等小家电,电视机、冰箱等大家电;种子、农具等必需品,网购也成为选择项。
新疆快递的激增,得益于政府部门、平台企业的共同推动。“远”“大”曾是制约新疆包邮和发货的关键因素,邮费比商品还贵的情况并不鲜见,高企的线上消费成本让不少新疆地区群众只能一声叹息;2022年,新疆邮政部门对5000多名用户调查显示,网购时遇到不包邮的比例达到88.57%。
“那时候是快递变‘慢递’,经常被告知乌鲁木齐市都不在发货范围内,更别说我服务的喀什地区叶城县了;有时好不容易下单成功,会被商家无故关闭。”20岁出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皇甫子玥告诉记者。
2022年起,在邮政部门的推动下,深耕下沉市场多年的拼多多联合极兔快递,率先对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包裹,创新“集运”模式,将全国发新疆的快件集中到西安中转仓后,统一直发,通过规模效应,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并免除不少商家二次发货到新疆的二段运费,为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兜底,让新疆实现“包邮”成为可能。
安徽花草茶商家井雪杰说:“以前直发新疆的快递费高达18元/公斤,西安中转仓落地后,平均快递费用减少约七成。”
皇甫子玥在叶城县待了近三年。“来之前,我其实也想象过南疆偏远县城的生活,网购会不会特别不方便;现在我家都快成了拼多多的小卖部了!”子玥说。一次下乡时,她从老乡家抱来了一只小狗作伴,如今从螺蛳粉、化妆品到狗粮、啃咬玩具,她和小狗的几乎所有日用品,都是在网上购置的。最近的代收点离志愿者之家600多米,她常常带着小狗溜达过去,以至于这个代收点已经成了家之外,小狗最熟悉的地方。
目前,“集运”模式已在多家平台全面开花。2024年10月,淘宝、京东等先后宣布偏远地区包邮计划,在西部地区及新疆开通中转集运包邮,并逐步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新疆“集运配送”服务补贴。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离我国东部主要市场较远,与浙江、广东、上海等电商主要发货地均相距4000公里左右;如果你居住在喀什,即便商品不远万里到了乌鲁木齐,还有近1500公里才能送到家,约等同于再从北京到浙江台州的距离。
不以万里为远。“2024年1至10月,全区快递业务量完成3.57亿件,同比增长38.61%,在2023年增速居全国首位的基础上,仍延续快速发展态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高黎明说。
2024年上半年,国家邮政局针对“新疆成为包邮区”的议题作出回应,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疆网购“不包邮、不发货”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
从“电商西进”到“满车出疆”
短短3个月,董小刚的车跑了6万多公里。
为了摸清伊犁河谷各个村子的情况,寻找到最便捷的快递进村路线,董小刚和拼多多的工作人员花了100天左右相继走访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416个村。
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董小刚说,在这之前,不少企业尝试过快递进村,“但都以失败告终”。把快递送到县城需要一天,再从县城送到乡镇又要一天,然后村民再到乡镇取出来。在伊犁州,最远的县城和最远的村庄分别距离首府伊宁市200公里和300多公里。快递进村,实非易事。
2023年,拼多多工作人员联系到了董小刚。作为已在快递领域打拼多年的老把式,董小刚还是第一次遇到电商平台的员工和他一起进村调研。第一天进村时,他并不抱希望:不过又是走走过场,陪工作人员看几个村子就完事。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从村里返回酒店后,工作人员召集他和同事连夜开会复盘、分析,并制定详细计划,一再强调要重视进村工作,把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之后连续几天,这名工作人员比他起得早、睡得晚。那时董小刚才意识到,“这回好像是来真的!”一口气,他们一起跑完了一个县的30个村。
在部分偏远村庄,村里没有商店,村民主要通过一周一次的“巴扎”购买生活用品。走过很多村子后,董小刚发现,很多村子情况相同,比如老人和少数民族群众居多,以放牧养殖业为主,村民离不开草场;也有一些村子散落在山上,冬季下雪后要封路,山上的人下不来,他们也进不去;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语言不通,董小刚和拼多多的工作人员就打手语比划。
印象最深的是位于天山深处的尼勒克县种蜂场,这里是独库公路覆盖范围内的一个站点。虽然旅游旺季都是人,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不仅路难走,而且当地几乎所有的酒店、小超市、餐厅都不营业。牧民们往往需要前往100多公里之外的县城,才能添置想要的大件。
董小刚去了七八趟,洽谈了很多家,最后找到一位养蜂人,在沿街有个小店面。他给店主更高的报酬和更好的优惠,总算把这个村的代收点落定了。如今,这里每天都有100多件的快递。另一个名为“石桥”的小村增势更快,从每月20件增至140多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不是没有需求,是过去他们的需求没有被看见。”董小刚说。
直到2023年底,他们才走完最后一批村子,那时离春节只有很短时间。每到一个村,董小刚就在地图上打一个点标记,最后整个伊犁州被标得密密麻麻。彼时,他负责的伊犁州快递站点把派件进村的流程理顺了,员工的工资也有所上涨;当地邮政管理、工信部门经过调研,确定村民普遍对包邮进村的服务比较满意。
最初偏远地区包邮,对于所有快递和平台企业都是“老大难”,动辄每件几十元的邮费,小商家根本无力承担。2022年,拼多多启动多多跨境业务,探索出在国内设立集货仓,归集不同产业带的货物后,平台统一发往海外的分段式物流,取得了初步成功。工作人员发现,“化零为整”在运途遥远的地区,完全可以复制。
“也是受此启发,我们把成功经验进行推广,通过中转集运+平台兜底物流中转费,解决了偏远地区不包邮的痛点问题,开启了电商行业轰轰烈烈的‘西进’。”拼多多业务经理庄蕙宁告诉记者。
在“电商西进”的带动下,进疆快件增加、运能更多倾斜,出疆成本也大幅下降,“满车出疆”也成为新趋势。新疆蜜姐黑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快递费每公斤首重最低降到8元、续重2元,如果是三公斤的产品,只需要邮费12元,大件的产品更是达到2.5元/公斤,运费比此前大大降低。
这两年,新疆水产品更是火爆出圈,三文鱼、南美白对虾、螃蟹、澳洲淡水龙虾等海鲜产品成为新晋“网红”。其中,新疆雪蟹进入“多多丰收馆”,最快仅用一天时间就从产地额尔齐斯河送达长三角等远距离消费者的手中。在拼多多百亿补贴的资源支持下,新疆雪蟹销量持续攀升,一位平台商家表示:“2023年上游的养殖基地总体产量能达到100到150吨,2024年全年预计翻一番达到300吨。”
收投比的变化反映了这一趋势。高黎明说,2023年新疆是进来3.05件、出去1件;现在数字降到了2.54件,数据比甘肃、内蒙古、青海都要好。2024年全区57个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共形成快递业务量5900余万件,同比增长超180%,带动农业产值近40亿元。
新“购物清单”,打开偏远地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皇甫子玥的志愿者生涯正在接近尾声,她花了20元在拼多多上打印了数十张在新疆的照片,在叶城的家里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照片墙。她说,回去后会考虑创业,开一个“派对公司”,赚钱后还要投资新疆,让更多偏远地区的人学会网购、提升生活。
而在莎车县村镇里,奔波忙碌的阿依努尔和她的三名维吾尔族女同事,也在网购中体会着快乐滋味。一天,阿依努尔在网上下单了3个椰子,这是她大学毕业后,再一次吃到椰子。几个女孩在代收点,开心地分享这份清甜。
这是18岁的雇员麦迪乃第一次吃椰子。“收快递,比之前的工作时间更自由可控,而且赚的也更多。”麦迪乃说,自己还没有去过更多地方,看着来来往往那么多产品,希望有一天也能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蓬勃的消费,为新疆的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董小刚说,现在光分拣员工就有100多人,如果加上投递、末端存放点等,加起来有四五百人,其中70%都是少数民族职工,“大家习惯了新生活,习惯了需要什么就下单后在家里等收件”。
“近10年来,我们让越来越多偏远山区的农特产品走向全国的同时,也致力于让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和城市用户一样,便捷地获得广泛的商品选择,共享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出山,还是进村,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行业痛点,而直击这一痛点是希望能够撬动生态中的更多商家加入偏远地区的市场与消费振兴当中,增加商品流通、激发市场活力。
如今,一些“巴扎”上没有的商品,正逐渐出现在新疆村民的“购物清单”里。伊犁州一处快递网点负责人说,2024年“双十一”期间,站点同期快递数量增长了近200%,大件商品如家电等占到24%左右。
最让高黎明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下乡时,村民说自己网购了一瓶小白鞋清洗剂,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网购打开了一扇窗口,通过高效、均等、无差别的快递服务,把新疆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和最潮流、最现代化的生活链接在了一起。”高黎明说。
2024年9月,“电商西进”继续提速。拼多多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宣布承担全部偏远地区中转订单的“物流中转费”,旨在进一步摊薄商品下乡进村的物流成本,推动更多优质好物直连偏远地区。目前,该项减免新举措已经覆盖平台商家。而继拼多多之后,淘宝、京东、抖音电商等平台快速跟进落地相关政策,西部偏远地区真正迈入“包邮时代”。
此时,再看人口不到上海的二十分之一、县域总面积却接近上海1.5倍的莎车县,似乎不再遥远。
尽管平台要求当天送到即可,阿依努尔依然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标准:一定要在2小时内把收件短信发给所有人;尽可能在4小时内送完所有包裹。创业一年多后,工作走上正轨,她也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经营更多的快递点,服务更多的村镇和村民。
董小刚则是每一两个月去一趟村里,确保每一个代收点的运营都正常,也和更多村民成为朋友。“邮疆更游疆。新疆那么大,也欢迎大家多来看看。”他说。
一位消费者在评论中写道:在这片曾满是沙砾的城市中,或许只有一层薄薄的土壤;顽强的生命力,紧紧抓住这些土壤向上生长,越长越高。直到看到平坦的世界,共享发展的红利,创造更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