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城市群建设"草原硅谷"

2015年09月29日 09: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走进北京大学包头创新研究院的产品展示厅,一项项高科技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全国首款智能动力小腿假肢将机器人技术与假肢制造完美结合,粉煤灰深度加工绿色板材将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变废为宝,超细旦锦纶长丝较普通锦纶更加柔顺舒适……研究院科技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娜介绍说,“我们面向全球遴选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来此进行中试或工程化研究,最终在包头转化。”

  这个由多所高校共同支撑的研究院目前拥有博士21人、院士2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80%。研究院柔性引进人才团队,分别研发完成尾气净化系统、激光再制造等8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成为内蒙古包头市尖端技术人才的聚集高地。

  这只是呼包鄂建设人才特区的缩影。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建设呼包鄂人才特区步伐,充分发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研发力量集中、各类园区集中、创新创业基地集中的优势,大力建设“草原硅谷”。目前,内蒙古已连续3年举办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先后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联合召开“人才与项目”推介会,共商发展之计,共谋引智之策。“几年下来,呼包鄂打造‘草原硅谷’成效已经显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韩庚介绍,“2010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4年增长到1.7万亿元,这与引进人才、发展高尖端技术息息相关。随着招才引智力度逐年加大,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进入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

  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同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打造“草原硅谷”的核心区域。作为留学人员及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创业大本营”,创业园自2010年运行以来,即成为呼和浩特市人才建设工程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目前,创业园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12名,引进科技孵化及现代服务业企业80余家,引进和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完成财税收入5000余万元。在鄂尔多斯,重点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引智引资、创新创业的核心基地。按照“项目+团队+基地+资金”的培养方式,鄂尔多斯市累计投入1亿多元新建了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8家入园高层次科技企业提供中试和生产基地。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基地9个、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园1个、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累计投入7600多万元,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补助、住房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全方位支持。

  5年前,北京(华电)博瑞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包头青山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周健任董事长。5年间,周健与西门子输配电集团签约引进高尖端技术,通过高薪再引高尖端人才,使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举成为内蒙古电力系统加工制造的领军团队。谈起艰苦的创业岁月,周健说,“当时正赶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草原英才’计划,我们得以从各大院校成功引进大批科研人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尖端科研团队。几年时间,我们就研发出了30多项专利,成果就地转化,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目前,呼包鄂城市群正以引进高端人才、落地高端项目、开发高端产品、发展高端产业为目标,逐步让内蒙古形成世界乳业人才高地、全国稀土人才高地、北方能源化工人才高地等十大产业人才高地,打造“草原硅谷”。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