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5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将于广西巴马举行

2015年12月09日 2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12月9日南宁讯(记者周骁骏 通讯员王瑞文) 12月9日下午,记者从广西区旅游发展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将于12月18日—19日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举行。届时,将有来自联合国有关组织和机构代表、国内健康旅游和传统医药知名专家及企业家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对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相关的问题进行研讨。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巴马中脉国际养生都会、巴马百魔洞国际养生会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和桂系药膳菜系挖掘培育基地等众多健康养生旅游项目,为加快健康旅游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据悉,本次论坛将围绕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与合作,分主论坛和分论坛进行。主论坛议题为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的多边交流与发展,构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合作机制;分论坛议题为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现状、发展与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副主任甘霖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广西将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集康复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医养生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医药养生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成果。

  据了解,广西因其天然区位优势,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规模一直位列全国前茅。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共建立有各类自然保护区7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已知有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有884种,其中中草药物种4623种,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集“垄断性、世界性、唯一性”于一体。

  此外,广西还拥有巴马以及凤山、永福、阳朔等23个中国长寿之乡,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集群度全国第一。独特的长寿文化、水源水质、阳光空气、土壤地磁、饮食习俗、生态环境,使其健康养生旅游资源举世闻名。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