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甘肃加大扶贫投入力度 整合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

2016年02月14日 08: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琛奇 陈发明

  经济日报兰州2月14日讯(记者李琛奇 陈发明)甘肃将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促进脱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融合联动,争取“十三五”前两年每年脱贫100万人以上。

  近5年来,甘肃扶贫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减少到3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5%。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在今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万人以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甘肃今年将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整合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切块到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省级和58个片区贫困县按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17个插花型贫困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继续实施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银行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贷支持,由省级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实现村级互助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全覆盖,优先在贫困村试点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户保险保费予以补助。

  同时,甘肃全年将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4万户18万人,并且把扶贫搬迁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新的安置区在县城、乡镇、中心村、旅游区、产业园区等有创业就业机会的区域布局,并按照社区的标准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做到有商场、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化体育场所。

  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甘肃今年计划建成通村公路1.5万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26万户118万人饮水安全不稳定问题,使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实现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改造贫困户危房14万户。

  在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方面,除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转外,甘肃将建立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等资源资产参股,或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

  此外,甘肃将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到今年底将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选派9000名省市县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