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开启创新创业新征程

2016年05月23日 10:4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已集聚277家软件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图为中关村软件园一角。本报记者 赵淑兰摄

  开栏的话 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途径。近年来,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精会神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速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本报今起推出“调结构 转方式·北京科技创新调研行”栏目,介绍中关村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收入占当地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达71.6%;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4%……中关村以中国创新的窗口、创业的风口、创造的端口为目标,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新征程。

  创新铸造神奇

  “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中关村的创新,始终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努力抢占全球的制高点,赢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先机与优势。

  全球首个3C融合标准、世界上第一剂非典疫苗、奥运史上第一次采用的中英双语同步实况显示系统、第一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一台汉字打字机、中国第一台电脑……中关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创造出了一批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创制出了207项国际标准、3111项国家标准。

  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到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个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使中关村成为观察中国创新乃至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窗口。

  中关村坚持创新引领战略,始终瞄准全球范围内前沿的科技和产业来布局。

  5年前,中关村开始发展大数据。今天,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未来,人工智能方面,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义分析、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颠覆性原创新材料方面,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液态金属以及靶向免疫生物科技等,都将是科技创新的趋势,中关村已前瞻性地开始了新布局。

  商汤科技来自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大学的50人博士团队,在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原创技术,超越了谷歌互联网物体检测的世界纪录;中航材料院石墨烯应用研究、中科院理化所液态金属技术,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5557.4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8%。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种子长成大树

  中关村多年可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同时,还应归因于逐步打通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增量。

  中关村在国家支持下,积极实施“1+6”“新四条”等新政策、新体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潜心推进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面创新。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无障碍跨境流动。在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农业育种、新能源汽车等涉及创新的产业领域有序对外开放,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境内高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支持国际化猎头公司发展,逐步取消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推动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制度和理念创新。面对互联网时代不断催生出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中关村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监管政策创新,与相关部门谋划进一步放宽产业准入,简化审批程序。

  ——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找准政策性金融的定位,激发各类金融资本的活力,整合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了“一条龙”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支持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让市场成为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形成了创新发展的信息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这是中关村始终走在时代前面、引领时代潮流的关键。

  正因为形成完整的创新链,为中关村带来巨大的发展新动能:互联网和大数据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前沿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相结合,不断催生新业态;制造业服务化凸显,滴滴出行、美团等企业,已成为我国分享经济的典型和中关村40余家“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的代表。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许许多多小种子破土而出,已悄然长成参天大树。

  成为创新创业者的“天堂”

  在中关村,创业是风气,是时尚。

  多年来,柳传志、张朝阳、李彦宏、刘强东、俞敏洪、邓中翰、雷军……有多少学子在这里白手起家,书写出青春激扬的人生,有多少时代弄潮儿在这里实现梦想,享誉神州走向世界。

  今天,周末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此地,资金、人才、创意、技术等要素高度集聚,各种各样的创业活动为有梦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每天中午一点半车库咖啡的“午间半小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分享自己的创业梦想,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像车库咖啡一样,3W咖啡、联想之星、36氪、天使汇等,这些专业创业服务机构在创业大街就有数十家。

  位于创业大街的创业会客厅,则是一个整合政务、科技金融与专业服务的一站式全方位创业服务平台。

  这诸多创新型孵化器和创业服务平台,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在此,只要有具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哪怕创业者身无分文,也能从此踏上创业之路。有统计显示,中关村聚集了全国80%的天使投资人。

  有志于到此创业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涵盖了几乎各个年龄段。记者偶遇脸庞稚嫩、痴迷电子电路的高中生王逸翛,他梦想做一个全球最牛的代码交易、技术分享平台。

  “中关村孵化的不单单是我的项目,还孵化了我这个人。”这位少年CEO说。他每天在这里认识很多创客,通过与他们接触、交流,使他对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成熟、全面。

  当下的中关村,已呈现出创业社区兴起、大企业内部创业、产业链让位于创业生态圈的趋势。

  不同创业者怀揣的梦想各不同,但其作用却有共同之处:助推新经济,创造新需求、新就业、新价值。(经济日报 记者 赵淑兰 杨学聪 孙世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