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坚持“绿色新政”理念 大批绿色生态企业纷至沓来

2016年07月08日 1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新伟 刘雪红

  进入7月,又到了刺梨采收季节,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烂塘组组长李明权一家开始繁忙起来。除了卖刺梨果,还自己加工刺梨干、刺梨酒,开起了农家乐,再加上卖苗的收入,每年能有20多万元进账。这样的收入水平,在茶香村并不少见。这个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如今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万元。

  近年来,黔南州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等项目,大规模发展刺梨产业,刺梨人工种植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

  生态是黔南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三大优势之一。多年来,黔南坚持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绿色理念植入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中,强化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草地湿地恢复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使黔南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勇担责任,筑牢生态屏障。多年来,黔南为维护“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巨大贡献。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认为,保生态与促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路子和方式走对了,可以实现双赢。为此,黔南以“泛都匀”经济圈为核心,以南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和北部环贵阳经济带为南北两翼,实现核心重点突破、南北比翼齐飞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美丽之州、幸福黔南”。

  发展生态农业,让荒山披绿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黔南农业拥有绿色、生态、优质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型主体,构建品牌市场体系,使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农业“接二连三”功能充分显现。通过多年培育,茶叶、刺梨、蔬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产业已形成规模,打造了都匀毛尖、罗甸火龙果、长顺高钙苹果、龙里刺梨、荔波樟江蜜柚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生态农业的发展,让荒山披上了绿装。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品牌。近年来,黔南大力发展田园观光、采摘体验、城郊农园等休闲农业,以及生态农庄、高山茶园、采摘篱园、山水人家、养生山吧、休闲渔家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了一批旅游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高标准蔬果、茶叶、花卉等观光农业基地。在旅游的拉动下,黔南农特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在网上热销。去年,全州从事电子商务涉农企业已达300余家,农特产品实现线上交易额近亿元。

  不仅如此,在工业化发展中黔南同样重视“绿色新政”理念。黔南严把投资入口关,对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且效益低下的“包袱性”项目,不论要求多低,全都拒之门外。近年来,黔南婉拒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换取效益的高污染、高耗能投资项目上千个。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当初来者不拒的“饥饿招商”到现在科学合理的“选商”,黔南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大批绿色生态企业纷至沓来。(经济日报 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刘雪红)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