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厦门工博会:海峡两岸携手共建"机器人大学"

2017年04月14日 14: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厦门4月14日讯(记者宋雅静)2017厦门工博会暨第二十一届台交会近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展览面积为85000平方米,设置4000个标准展位。以“两岸携手,共创智能新优势”为主题的2017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同期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其中智能机器人成为本届论坛最热门话题。

  2017海峡两岸经贸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谈到机器人在不久的未来要取代很多人工作业时,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数字劳动力,过去的生产是靠天然的劳动力,现在是数字劳动力。但是机器人不具备这个能力,那怎么解决?那么能不能这次解决原有劳动力的问题恰恰是现在面临的机遇,技术的突破、AI、大数据、感知系统等几乎都要去突破。另外一点更关键,或者现在机器人在整个躯体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过去很多经历了复杂的操作完成不了,第一,是打破了一个变革,创造好的机遇。另外一个就是人口红利到期和机器人自身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新的技术具备可能性。第三,就是海峡两岸怎么合作?台湾有很好的技术基础、产品基础更关键是他的国际化。大陆现在有很好的技术人才和广阔的市场,更关键的是说两岸从文化和产业上共同发展,两岸要携起手来创造一个新的智能时代,完全可以走在世界领先的阶段。 

  曲道奎认为,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一个是数字化的人(机器人),有望和AI结合,另一个是自然人(人才)。从德国工业4.0的体系里来看,技术、产品、标准是一个新的体系,所以一方面研发创新AI是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面临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高端技术人才。现在中国都认识到要去产能,在工业领域很多产品和产能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大陆更需要几个观点,例如人才供给侧改革,他表示:“在人才供给测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一个尝试,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工程学院,去年开始招生,很多硕士、博士等参与,这是我们高端引领创新人才。另外一个,德国有一百多年的教育机构现在大陆成立规格教育集团,就是面向工业4.0时代配备的,完全是面向未来制造。目前很多大学培养都是3.0以前,很多职业学院的车系、焊接都是3.0以前,这些终究会被机器人替代。”曲道奎特别指出,除了海峡两岸的技术产品产业的合作,在人才教育方面也需要进行合作,要想办法把高端技术人才结合起来。

  厦门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高级工程师胡天林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座的几位专家都高度认可曲道奎的看法,尤其是两岸需要在人才教育上做出努力和突破。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罗仁权表示,现在说机器人系、机器人院已经来不及了,如今是机器人大学,有人体、光电、控制器等等这些都是市场所需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设计美感,然后如何来应用技术,发挥它的作用。他提议两岸携手建一所机器人大学,这个大学设立起来的话,欧美会吓一跳,因为市场在这里,人才也在这里,人才若能持续跟进的话,一波一波进来就可以衔接起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此次展会多所高校在机器人方面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的机器人投篮比赛得到广泛关注,厦门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高级工程师胡天林对记者表示,能有机会与台湾大学的机器人制造技术进行交流非常有意义,两岸学生能互相学习,不断完善技术短板,能将机器人技术最终应用到现实需求场景中,是我们的目标。

  正如罗仁权强调的,机器人的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在现有的技术需求上,若海峡两岸能携手共进,推进人才建设,我国在机器人制造市场上,或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