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报告

2017年06月22日 16: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李博作“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报告”。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岩/摄 >>>>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一、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提升乏力,城市间分化进一步加剧

  2016年中国城市整体宜居竞争力水平偏低,289城市得分均值仅为0.421,只有少数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水平较高,其中香港、无锡、广州、澳门、厦门、杭州、深圳、南通、南京和上海位居前十名,但梯队效应明显。多数得分较低的城市将均值拉到了中位数0.421的水平附近。从区域格局情况看,2016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在宜居竞争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地区只有个别城市在宜居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好的水平,且分布较为零散,多数城市得分普遍较低,与高水平城市的差距明显。从时间变化趋势角度看,近三年来,中国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水平均值由2014年的0.435下降至2015年的0.384,进而至2016年缓慢上升,但整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从中位数角度看,2014年289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得分中位数为0.413,至2015年下降到0.384,而到2016年又上升至0.421的水平,反映出中等水平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有所提升。而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等反映差异程度的指标测算结果均显示中国城市间的宜居竞争力水平差异正在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表明空间分化的态势正在加剧。

  二、宜居水平按城市随人口规模等级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现象

  通过计算最近三年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得分可以发现,中国城市宜居水平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2016年,具有最高人口规模的超大型城市在宜居竞争力方面的排序也位居第一,而城市规模较小的I型小城市在宜居竞争力方面则位居第二,与之相反,人口规模居中的II型大城市则在宜居竞争力上排名垫底,其得分仅为特大型城市的59.44%。进一步考察2014年至2016年的宜居竞争力均值,仍然可以看到类似规律,即城市人口规模最大的超大型城市与人口规模较小的中等城市和I型小城市在城市宜居竞争力方面的三年平均水平排名分列一至三位,而城市人口规模居中的II型大城市则在三年宜居竞争力均值方面排名最后,仅为特大型城市的61.85%。这一结果表明,由于近些年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较多资源往往较多向超大型城市倾斜,因此造成人口规模居中的城市在宜居水平方面竞争力不足,但这一结果也预示着人口规模中等的城市在未来宜居城市发展中将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供挖据。

  三、应当合理利用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

  根据空间Moran I指数的分析结果可知,中国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宜居竞争力水平较高的城市周围,与之相距较近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水平也较高,即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存在与邻近城市之间的正向溢出作用。进一步考察空间高低聚类的分析结果,还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即宜居竞争力水平较高的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聚类现象,表明高宜居竞争力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与良性互动作用更为显著。这一现象对于指导城市宜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表明在中国城市向着更为宜居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空间溢出性的作用以及距离相近城市之间的互动影响作用,以城市群为单位实现城市宜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将很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资源成为决定城市宜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017年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了最新的调整,更为全面立体地反映了医疗、教育与安全三方面环境的质量。这一变化也反映出公共服务资源对于城市宜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更为突显。事实上,数据指标的测算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调整。从2016年数据情况看,289个城市的分项得分均值的排序结果由高至低依次为:活跃的经济环境(0.53)、舒适的居住环境(0.528)、绿色的生态环境(0.513)、安全的社会环境(0.478)、便捷的基础设施(0.471)、优质的教育环境(0.417)、健康的医疗环境(0.356),可见以教育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资源投入与公共服务这三个发展短板也成为造成城市宜居竞争力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的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优质教育环境”是七个维度中与宜居竞争力总得分相关性最高的维度,可见以教育环境所代表的公共资源质量情况正成为影响城市宜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纵观289个城市,在教育环境得分方面超过平均水平的城市数量只有121个,占总数的41.87%,半数以上的城市在两方面的得分偏低,表明各城市在教育方面的总体水平偏弱,整体环境现状并不理想。同时,各城市教育环境的间不同城市间的教育环境竞争力差异较大。

  五、不同行政等级城市间在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等性

  通过计算不同行政等级城市2016年教育环境竞争力得分可以发现,反映城市公共服务竞争力的教育环境分项指标得分呈现出按照城市行政级别由高到低的阶梯状递减分布规律:具有最高行政等级的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0.935的教育环境竞争力得分高居第一层级;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除副省级外的计划省会城市分别以0.909和0.859的教育环境竞争力得分位居第二、第三层级;行政等级最低的地级市的教育环境竞争力得分仅为0.347,与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城市教育环境竞争力得分相差达2倍以上。同时,考察反映差异程度的泰尔指数测算结果可以发现,教育环境竞争力均值水平位居前三个层级的城市的差异级别呈现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第四层级的地级市则差异情况较为突出。

  六、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空气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通过考察2016年城市教育环境竞争力与空气质量得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教育环境质量较高的城市往往空气质量得分较低,而空气质量得分较高的城市则教育环境质量往往较低。通过线性回归可知,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考察2016年城市医疗环境竞争力与空气质量得分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发现类似的规律特征,即医疗环境质量较高的城市往往空气质量得分较低,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以教育和医疗为代表的城市公共服务竞争力越高的城市,往往其空气质量也较为令人堪忧,两者之间似乎存在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发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等性,因此势必吸引更多的人口向资源较丰富的城市聚集,这种聚集一方面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力得到激发,产生较强的网络经济外部性,使得更多的分工与跨领域交叉得以实现,带来效率的提升与创新合作行为的增强,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以空气环境质量下降为代表的城市病问题愈发突显。

  城市点评:无锡跃居宜居竞争力排行榜内地首位

  无锡市为江苏省地级市,被誉为“太湖明珠”,2016年在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名次较2015年提高了八位。2016年无锡市人均生产总值超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超9200亿元。除了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无锡市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多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同时,根据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评价的分项指标,无锡市在优质的教育环境、健康的医疗环境、以及活跃的经济环境方面排名靠前,并在排水管道密度方面排名第二,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排名第十四。此外,根据中国社科院下属研究机构发布的《2016年12月中国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显示,无锡市房价中位数为8300元/平方米,在所监测的33个主要城市中仅列第23位。未来宜居城市的建设方面,无锡市在安全的社会环境以及便捷的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