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冰雪旅游从冬玩到夏

2019年05月22日 10: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乔文汇

  初夏,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依然雪板飞扬,传出欢声笑语。这座滑雪场地处新疆富蕴县阿尔泰山深处,每年存雪期长达8个月,5月初启动的“反季节”滑野雪等活动竟吸引了来自冰雪旅游大省黑龙江的游客。“山下百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没想到都过立夏了,这儿还能滑雪,而且雪质这么好。”哈尔滨滑雪爱好者王雪莉感慨。

  游客接待量增长六成多、旅游消费额增长近一倍,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旅游季,富蕴县所在的阿勒泰地区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白色经济”动能澎湃。地委书记张岩表示,阿勒泰确定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冰雪运动目的地的定位。去年以来,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丰富品牌内涵

  阿勒泰地区居祖国版图“西北角”,多年来在喀纳斯湖等龙头景区的带动下,夏季旅游人气爆棚,但冬季旅游却如休眠火山,始终未曾爆发,这与当地漫长的雪季所拥有的“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等品牌不相匹配。如何唤醒沉睡的“白色经济”?当地多方施策,除了建机制、定规划、树品牌、抓营销、强交通等举措外,还坚持打好融合牌,植入民俗风情;巧用时间差,努力占领“两厢”,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挥民俗风情浓郁的优势,将其融入冬季旅游,是阿勒泰立足本地特色,激活“白色经济”动能的重要手段。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阿勒泰近年来不断丰富这一品牌内涵,每年都举办纪念活动,推出了古老毛皮滑雪体验项目,举办毛皮滑雪赛事,以及在民间艺人指导下,制作手工毛皮滑雪板等,扩大本地区冬季旅游的影响。

  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冬季降雪量大,过去雪橇一直是老乡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雪橇大多被存入仓库,会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少。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马拉雪橇协会。“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雪橇有了新用途,以前是交通工具,现在变成了赚钱工具。”马拉雪橇协会会长努尔勒别克·卡斯勒汉告诉记者。

  传统与现代互动,民俗与时尚交融。在地区文化旅游部门引导下,民俗风情、体育赛事、大型表演等植入冬季旅游。游客可以欣赏甚至参与传统的毛皮滑雪、雪地赛马、雪地姑娘追,以冰雪场为背景用光影技术讲述阿勒泰神话故事的大型灯光秀等。赶上传统节日,还能与少数民族群众一起过节,体验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

  释放产业潜力

  阿勒泰地区发展冬季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雪季长是比较显著的优势。有专家认为,可以在大部分冬季旅游目的地尚未开门纳客以及春节过后基本偃旗息鼓之际,打造和叫响深秋、晚春、初夏滑雪胜地。该地区充分利用和放大这一优势,谋篇布局冬季旅游。

  富蕴县雪期长、雪量大,就在5月15日,该县可可托海镇还迎来了一场降雪。本月上旬,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上演了一场“反季节”滑雪活动,滑雪登山、单双板飞跳台、五公里滑“磨菇”表演等,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滑雪俱乐部代表和众多滑雪爱好者。富蕴的超长雪期,让众多滑雪发烧友惊叹,也让他们选择在可可托海告别本季滑雪活动。

  新疆冰雪旅游“第一滑”“收尾滑”都在阿勒泰,不仅为当地延长了“白色经济”收获期,而且赢得了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的时机。今年3月份,该地区梳理出当前冬季旅游存在的13类284条短板问题。地委、行署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整改,做到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阿勒泰的冬季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也是按世界级标准去谋划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冰雪资源条件,不断释放冬季旅游产业潜力,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面对记者,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王君安自信地表示。(经济日报 记者 乔文汇)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