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2019年10月10日 10:5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兰州新区聚集兰州铁路口岸、国际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相继打造了各类特殊口岸,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棉纱等进口业务和进口粮食保税加工业务已常态化运营,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开放矩阵”。

  同时,兰州新区发挥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抢抓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一批“高、新、绿”产业正在落地兴起。

  今年上半年,甘肃兰州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5%,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一,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得益于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天时地利”机遇,兰州新区近年来逆势快速增长。同时,兰州新区通过改革提升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前,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崛起,成为我国西部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多通道、多口岸形成“开放矩阵”

  兰州新区利用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地理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开行国际班列、组建贸易平台、发展临空经济,并借助这些开放平台建园、集货、聚产业,逐渐形成多通道、多口岸的“开放矩阵”。

  近年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吸引了一批包括集成电路、芯片电阻、相机镜头等在内的高技术企业入驻,主要面向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开展加工贸易业务。近期,兰州新区正在打造俄罗斯进口木材集散分拨中心,承接华北、华南地区木材加工和纸浆产业转移,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5.3%。

  “企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生产使用的木材原料主要来自俄罗斯,但产品60%以上出口到欧美市场。”从事室内装饰材料生产的兰州新优联公司最新组装完成了一条智能加工生产线,企业总经理魏毅介绍,公司在这里落地生根,看中的就是各种开放优惠政策和距离原料产地更近。“每立方米木材整体成本可节约200元至300元。”

  目前,兰州新区还聚集了兰州铁路口岸、国际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在此基础上,相继打造了进境种苗、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口热带水果、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进口肉类查验场等各类特殊口岸,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棉纱等进口业务和进口粮食保税加工业务均已常态化开展,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开放矩阵”。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国际货运班列到发54列,同比增长260%。兰州新区商务和旅游局局长张杰介绍,“兰州号”中欧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回程班列的开行频次也不断加大,仅今年6月份就有17趟木材班列返回,平均不到2天就有一列。“今年3月份,兰州新区‘陆海新通道’班列成功开行,兰州新区向外开放再添新通道。现在,当地的工农业产品通过国际货运班列,向西可达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向南可通达东南亚和南亚,兰州新区实现了多向开放。”张杰说。

  多产业、多业态带来发展新机遇

  兰州新区结合自身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抢抓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多产业西移机遇,一批“高、新、绿”产业正在落地兴起。

  在兰州新区精细化工西区记者看到,园区各项设施还有3个月才能完成,但已经有来自东部沿海等地的53家企业“等待入场”。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鹏介绍,另外还有几十家企业有明确进驻意向。“今年3月份以来,化工产业西移趋势显现。”周鹏说,在东部地区化工产业面临调整情况下,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土地条件、丰富的电力资源等优势,有利于石化产业在西部聚集、升级发展。据介绍,兰州新区计划5年内形成千亿元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一座占地4万多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兰州新区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园区围绕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兰州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兰州新区光照充足、相对凉爽的气候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兰州新区引进新希望、天士力等龙头企业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280亿元,链条完整、业态多样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文旅产业也快速发展。兰州新区商务和旅游局统计显示,近年来兰州新区旅游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民俗旅游成为甘青宁等地游客节假日的热门“打卡”地。位于新区的晴望川民俗文化新村负责人郭明虎说,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还可一览历史厚重的各类民俗博物馆。新区新建的4A级旅游度假区西部恐龙园,自2017年开园以来就受到游客青睐,年收入最高达1.2亿元,接待游客70万人次。

  除此之外,兰州新区还在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和信息化、生物医药等产业上发力,共引进项目610多个,总投资超过3100多亿元。中国铁塔甘肃省分公司工作人员董海滨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布设网络,兰州新区将成为主城区全域覆盖网络的“5G新城”。

  多承诺、多服务新区展现新气象

  “我们在行政审批改革中大力推行‘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37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4项减至13项。”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侯成武介绍,2018年兰州新区率先在省内实行承诺制改革,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相关手续即可领取施工许可证。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投建的新材料项目8月中旬即将投产运营。公司董事长韦诗彬说,项目从登记备案到建成投产,用时仅1年左右。“签订项目承诺书后,相比过去提前半年拿到施工许可证,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在行政审批做“减法”的同时,兰州新区在为企业服务上做“加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侯成武介绍,兰州新区专门成立针对重大项目的协调工作组,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出台兰州新区产业发展扶持及奖励政策,从投资、税费、生产要素补贴、融资、荣誉奖励等方面对落户当地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降低企业水、电、气等生产经营成本。此项改革实施以来,兰州新区逐渐发展成西部现代化产业新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