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与惠州市启动"惠盐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

2019年11月19日 10: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日前,深圳市与惠州市启动“惠盐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深惠两地港口物流服务实现一体化,将有力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进一步提升深圳港“国际贸易主通道”功能,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示范效应。

  日前,深圳市与惠州市启动在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之间实施的“惠盐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盐田港与惠州港正式形成组合港。自此,进出口企业在惠州港办理集装箱进出口通关申报和查验手续,在盐田港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起卸手续,两港实现一体化运作。

  深惠共同推进的“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为落实党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深莞惠联动发展”要求、推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通关一体化助力粤东发展

  “组合港”正式通关运作当天,在惠州市大亚湾的国际码头,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生产的102个标准箱沙发产品,在惠州港完成交箱和海关出口验放手续后,从惠州港使用专线驳船运往盐田港后直接搭乘靠泊盐田港的各干线航班运往欧美等地。

  由于航线、规模等各种因素,以往敏华的产品多数需经陆路,用货车先拉到盐田港再装船出海。深圳海关创新监管方式,打造以盐田港为枢纽、惠州港为支线的“组合港”模式,将盐田港的“闸口”延伸至惠州港,实现了海关监管资源的有效互补,升级了企业通关服务体验。敏华家具报关部副总监杨建美告诉记者,使用“组合港”模式,从工厂就近运输到惠州港,视同交付盐田港并可办理各项海关通关手续,出口不仅更加快捷便利,陆路运费成本更是节省一半多。

  盐田港是华南地区国际航线最密集的港区。惠州港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货物吞吐潜力巨大。惠州市商务局局长廖巍表示,“组合港”启动,为湾区内企业进出口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新通道,直接让惠州本地企业及粤东北企业提高通关效率及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及企业竞争力,并扩大惠州港的货源腹地,逐渐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带动物流产业及临港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

  据粗略测算,初步推广阶段每年约会有50万标箱、约500万吨货物通过“组合港”方式进出口,平均每个标箱运输成本将减少300元至500元,为企业降低成本总和在1亿元以上。同时,货源将辐射至潮汕等粤东地区,更为赣闽腹地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为空间。

  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推广“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也能有效降低单位集装箱耗能、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陆运尾气排放,是绿色发展和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的有效举措。深圳市口岸办公室主任王守睿表示,“组合港”的启动,对于促进湾区深度融合,建设绿色生态港口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发展智慧化港口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盐田港、惠州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更将帮助港口实践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据测算,利用“组合港”通关,每艘驳船就能减少60台至110台拖车,每年能为盐田港疏解25万车次货柜车辆,将极大缓解盐田疏通港区后方道路运输压力,减少盐田港后方陆域长期困扰居民的货柜车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

  “组合港”启动常态化运作以来,试点企业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本红利,惠州港口资源得到有效激发,盐田港实现了“通道功能做减法、枢纽功能做加法”。

  深圳海关关长陈小颖表示,“组合港”是湾区港口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海关多方合作共赢的典范,将释放“通关提效、物流降费、生态环保”等诸多红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港口物流统筹调度,进一步优化了水路、公路运输资源和配置效能,为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创新发展、强化海运物流枢纽功能奠定了坚实的步伐。

  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

  在当前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政策叠加背景下,如何把握“先行示范”使命担当,推动深莞惠联动和湾区协同发展,发挥深圳的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湾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大课题。

  王守睿认为,在各部门协作配合下,快速协调完成“组合港”项目的落地实施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各方不仅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更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通关一体化、助推深圳港口驶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优化深惠两地的口岸营商环境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廖巍认为,“组合港”是深惠两市在湾区建设战略规划下的改革创新成果,是在深圳海关的大力支持、惠盐两地隶属海关辛勤努力给企业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也是优化湾区港口资源配置、发挥港口比较优势协同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陈小颖也表示,深圳海关将紧紧依托“两区”叠加优势,在推动湾区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关键节点集中发力,以深圳盐田港、蛇口港两大港口为基点,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打通海上物流通道,实现东西部港口“两翼齐飞”。

  在东部港区,推动以盐田港为枢纽、惠州港为支线的“组合港”,支持盐田港、惠州港统筹利用码头资源,打通了深圳东部海上物流大通道。

  在西部港区,则推出基于多国集拼的前海“湾区新物流模式”,蛇口港区货物通过海上、空中直达全球,提升西部港区国际竞争力。在该模式下,企业可在前海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一方面企业可依托西部港区每周160班次海运集装箱航线,将全球各地进口、中转货物运抵前海湾保税港区,在区内按照货物流向进行分拨和重新拼箱。同时,园区待出口的国内货物可以与国际中转货物按流向完成拼箱,使得商业运作更加灵活。

  为推动前海国际货物集散地建设,深圳海关已在前海建设“离港空运服务中心”,实施“跨境一锁”“全球中心仓”等政策,搭建航空货运一体化服务平台,便利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完成集货、分拨、分流、打板、运输等服务,支持航空货物在前海湾保税港区与香港、深圳、广州机场等航空枢纽的便捷流通,节约时间和成本,形成以前海为中心的湾区“全球揽货—前海集聚—机场直飞”进出口贸易生态圈。据统计,自去年该项目实施以来,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高达30%,累计完成货物10516吨,货值达72亿元。

  据陈小颖介绍,深圳海关已在西部港区通过“内外贸同船运输”“驳船水运中转”“整船换装”等监管模式创新,打通了深入到中山、顺德、佛山、江门等港口腹地的物流直通通道。随着“组合港”的启动,深惠两地港口物流服务一体化,打通了深圳东部海上物流直通大通道,深圳的东西两翼海上物流通道并驾齐驱、双向辐射,将有力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为深圳强化“航运枢纽”、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腾出更多空间,也有力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示范效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