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绵延4.8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绵延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实施40年来,新疆生态建设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局局长张炜说,防沙治沙始终是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2011年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五期工程,建设范围覆盖全疆87个县(市),规划10年造林2850万亩,现已完成1347.5万亩,使全疆森林覆盖率由4.02%提高到4.87%。目前,全疆绿洲外围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缩小态势,沙区植被盖度增加。人工绿洲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2万平方公里。
在库车县阿拉哈格镇库那斯4村,香梨单产高达1700公斤/亩,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兴林与富民必须紧密结合,生态建设才具备可持续性。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发展特色林果业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张炜说。
统计数据显示,新疆林果面积以每年百万亩以上的速度快速扩张。目前,全疆林果面积稳定在1845万亩,年总产量769万吨,林果业年总产值488亿元,林果种植总面积位列全国第6位,基本形成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和东、北疆若干特色鲜明的林果基地。南疆三地州林果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林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沙和干热风是千百年来严重危害新疆农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害。农田防护林建设是新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强力拉动下,新疆农田防护林建设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农防林建设过程中,新疆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科学确定了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常年耕种的水浇地,南疆要求农田林网化达90%以上,农田防护林占地比达10%以上;北疆农田林网化要求达80%以上,农田防护林占地比达8%以上。地形复杂、不易统一规划的农田,则按自然地形配置防护林网,树随地走,形成防护林骨架,林相整齐,林木保存率85%以上。同时,各地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比如2014年,巴音郭楞颁布《巴州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实施条例》;2017年,吐鲁番出台《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工作的意见》。
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新疆已有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一个以农田防护林、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已初步形成,为新疆农牧业连年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据测定,农田林网化能使平原农区风速降低约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近20%,减少水分蒸发30%。
新疆农田林网建设有效保障了农业连年稳产丰收。统计数据显示,1977年新疆粮食单产为100公斤/亩,目前提高到420.63公斤/亩,增幅高达320.63%。(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采写)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