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州推进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 “云批发”来了

2020年04月03日 00: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广州木兰服饰工作人员正在将货品打包发货。 晓 名摄

  新冠肺炎疫情使广州专业市场进入一场更加深入的数字化变革。2月份以来,广州在淘宝天猫上的档口直播数量迅速增长,许多商户还把产品展厅搬到了线上,步入“云批发”系列。

  目前,许多适应线上运营机制的商家都开始通过直播销售。数据显示,来自广州的1688直播商家数量比2019年3月份增长了87%。

  “千年商都”广州,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庞大的专业市场如何步入正轨引人瞩目。商铺、档口都在铆足全力,想着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线上突围”成为一个重要路径。

  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广州在淘宝天猫上的档口直播数量迅速增长,许多商户还把产品展厅搬到了线上,步入“云批发”系列。据统计,阿里巴巴采购批发平台1688的“商+直播”入驻商家同期增加了80%。新冠肺炎疫情正使广州专业市场进入一场更加深入的数字化变革。

  “批发的未来也在线上!”

  今年3月份,对广州服装行业来说比以往艰难许多。专业市场延迟开业、服装市场供应链复工进度缓慢,春装线下难以走量、夏装上新不确定,承担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的商家倍感压力。一位服饰商家感叹:“光是仓库、档口、办公室的租金,一天都要好几万元。”

  但是,有些商家却很从容,甚至出现了逆袭。广州歌铭服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韩版服装生产加工,这两个月销量涨了一倍多。该公司负责人邝先生说:“当别人都在打烊的时候,我们在忙着营收。”

  大概两年前,邝先生开始感觉到线上销售的魅力,索性关闭了专业市场的门店,不再等客上门,转身专心做线上销售,积累了一些经验。近期,歌铭服饰在1688平台全力运营直播,每天开播3个小时。

  他介绍,春装供应和“报复性消费”需求在线上吻合衔接,使得歌铭服饰的春装夏款十分抢手。通过1688平台,该公司收获了一批新的采购商,不少客户从直播里了解到服装质量,进而批量拿货。这些客户涵盖华南、西南等钟爱韩版服装的地区,还有些客户将批发的服饰出口东南亚一带。

  “一点不输线下,而且我相信,批发的未来也在线上!”邝先生说,作为源头工厂,在线交易结算让生意更有保障,他也特别希望继续开拓一些新的销售模式。

  “直播需求更加迫切了”

  近半个月来,广州专业市场开始陆续复市,但客流量还远未复原。但是,专业市场已经有大量档口通过自身直播或者直播机构提前步入数字化转型。火星直播机构负责人袁浩哲介绍,疫情期间淘宝直播成为带货利器,来自万佳、十三行等专业市场商户的春装,很多款式在直播间卖爆。

  “所以,对于之前就开始走线上销售路线的商户来说,这次受疫情冲击会小很多。”晨聚直播机构负责人李颖杰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化,让大家可以通过淘宝、1688这样的平台掌握大量款式、资讯信息。特别是直播的发展,让即时清晰看样成为可能。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大宗采购商转向线上直接与源头工厂对接,不必亲自去跑专业市场。

  事实上,如今档口市场活跃的客流,很多是冲着小型采购而来。这些小采购中,淘宝直播等平台出货量已经在一些市场里占据了较大份额。这也促使档口开始思考转型,投身线上经营。这次疫情期间,许多适应线上运营机制的商家,都在通过直播销售春装。

  “如果说疫情给专业市场带来什么影响,那就是让大家看到做直播、发展线上的迫切性。”李颖杰说,半个月之内,单单杭州和株洲两地,就有500多户商户过来说要求做直播,广州地区的直播商户更是在不断增加中。

  “零门槛”孵化“云批发”

  广州专业市场的直播氛围一直比较活跃,据2019天猫“双11”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在全国梯队里,加入淘宝直播的商家数量位居第一,看秀和购买力的用户位居第一;在广东省内,广州的表现首屈一指,广州上百个专业市场淘宝直播商户比比皆是。

  近日,来自广州的商户直播数量快速增加,“零门槛”成为一个主要原因。“没有淘宝店也能当主播。”淘宝小二介绍,为了与更多商家一起复苏市场,淘宝推出档口直播服务,让没有淘宝店铺的商家也能快速开通直播。

  在档口商家线上零售迅速推进的同时,广州专业市场也迈出了“云批发”的脚步。近日,1688平台也上线了“零门槛”直播服务。数据显示,来自广州的1688直播商家数量比2019年3月份增长了87%。

  “从1688市场大数据来看,广东省整体商家现货库存及物流调度能力,在全国产业带中的恢复及流通程度排名是靠前的。”1688运营专家栗花认为,广州专业市场在“云批发”转型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当前,不少专业市场已经意识到,无论零售还是批发,线上运营是重要路径。3月28日,广州十三行商会将联合阿里1688平台推出“源头产地复苏计划——十三行直播专场”,推出“十三行直播日”活动,让商家不用开网店,就可以把展厅搬到线上。大量中小企业将在这场活动中用数字化的姿势,面向全球开门迎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