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广州环球贸易中心的高楼上往外眺望,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小米、科大讯飞……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以下简称“琶洲”),一座座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大楼拔地而起。而琶洲的发展脚步,也如这拔节生长的座座高楼大厦,正加速崛起。
2月3日,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成为广州市第九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去年10月份,经广东省政府研究同意并报国务院备案,琶洲获评为广东省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02.1672公顷,分为琶洲西区、琶洲中二区和东区、琶洲南区三个片区。
2022年,琶洲企业数量已高达3.4万家,营收数据突破4000亿元,平均企业营收数据已超1100万元,产业效益高速增长。过往成绩是企业相信琶洲的最真实体现。“新的一年,将力争实现琶洲试验区营收4400亿元以上,企业总数新增2000家以上。”琶洲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明富信心满满地说。
广东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大省,数字经济规模占广东GDP比重近一半。广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是重要突破口。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州要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构建“一核引领、一廊贯通、三区五极、多园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塑造集约高品质产业空间。其中,“一核引领”是围绕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核心区。
获评经开区后,琶洲将为广州乃至全省带来怎样的变化?据介绍,一方面,琶洲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后,可以率先在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制度先行等方面形成标杆示范效应,助推琶洲试验区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另外,琶洲可以用好用足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创新政策,更好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各类创新资源,先行先试,助力广州深入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与此同时,近年来,广州海珠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数产融合为导向,创新打造了人工智能“三算”平台、消费互联网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以产业平台推动数字经济生态圈招引扩容,琶洲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凸显,经济产出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琶洲试验区已经拥有“四上”企业1608家、高新技术企业345家、总部企业98家。截至目前,琶洲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经纪人试点,推出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名单,已促成第一批数据要素市场项目成功落地,并引进三一重工、树根互联、索菲亚、欧派、广东电网等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功能型总部,赋能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走进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大屏幕上显示某制造业企业的厂房内景,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情况、人员状况一目了然,点击某一设备,便能直观地看到该生产设备的作业率、利用率、产量等数据。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向记者介绍,通过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树根互联解决了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及时、生产决策效率低等难题,帮助制造业企业更有效地管理生产设备等各类生产要素,基于实时动态数据实现降本、增效、提质。
“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肩负着双重任务,不仅要帮助更多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带动自身行业发展,通过供应链平台形成服务能力更强的数字产业。”贺东东表示,目前,树根互联在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等多个工业细分行业深度赋能,连接超123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链接工业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累计为客户新增效益达136余亿元、降低成本达120余亿元,合计产生精益效益超258亿元。
“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推出更多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企业降低数字化转型的门槛,提高其数字化转型的效益。”贺东东说。
琶洲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许宁说,2023年,琶洲将继续聚焦“算法、算力、算量”人工智能发展三大支柱,实施“八个一”举措,即组建一个算法产业联盟、出台一份促进政策、举办一场算法国际大赛、建设一个算法产业中心、集聚一批算法项目、认定一批算法产业基地、引培一批首席算法师、拓展一批算法应用场景,全力以赴推进“琶洲算谷”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张建军)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