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9日 张惠)

2014年01月28日 15:57   来源:地方新闻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9日在威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威海市市长 张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威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坚持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3%。

  (一)坚持产业强市,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工业带动,突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实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以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新增农超对接基地3.5万亩、农民合作社551家、现代果园6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7.5万亩,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新增远洋渔船128艘,远洋捕捞产量增长50%,海洋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2%左右。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型业态,新增大型商业设施42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3%左右;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总收入增长13%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增长12.9%;开通至台北的直线航班,机场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达到114.6万人次,增长25.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4%和13.4%。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左右,三次产业比重由7.7:53.4:38.9调整为7.6:51.8:40.6。组织实施百项市级重点项目,37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以上。

  (二)坚持科教兴市,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按照“出政策、搭平台、增投入”的思路,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市级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0.6%。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1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2项,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增长18%。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建成云计算中心和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云平台。强化教育基础保障,新建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10所,新增农村中小学新模式校车273辆,新建远程录播教室4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084个,建成4个职业教育示范实训基地,三市一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成为全省唯一实现“满堂红”的地级市。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新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5家,引进各类人才2.7万人,增长53%。

  (三)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出台城市化发展纲要,在户籍管理、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完成,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9个、产业项目54个,完成投资178亿元。工业新区升级为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蓝色经济区建设14个重大事项进展顺利,4个园区成为全省首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实施36项城建重点工程,青荣城际铁路工程快速推进,江家寨立交桥、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投入使用,统一路南延工程竣工通车。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全部建立新型组织体系。

  (四)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推动行政服务提速,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启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模块化流程再造,推动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转变。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38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6000万元。强化金融服务创新,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0家,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72.7亿元,是上年的2.1倍。有序推进农村三项改革,完成土地确权登记685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35个村,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5万亩。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示范城市,与荷兰阿克马市、比利时根特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预计实际到账外资9.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54亿元,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1.2亿美元,其中出口106.6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五)坚持生态立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组织开展生态安全格局、城乡建设用地、公共开放空间布局等规划编制工作。健全水资源利用、海岸带管理、沙滩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开展散流物体运输、弃土堆、燃煤小锅炉、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全省首位。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实施刘公岛、九龙湾等12个海洋整治修复项目,完成7条河道综合治理。成片造林10.1万亩。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降低3.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三市全部成为国家生态市。

  (六)坚持民生为重,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0.7%,27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强化创业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医疗保险待遇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有新提高。实施十项助残工程,帮助2.5万名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养老机构15处,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419张。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3790套。完成16个旧生活区和27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改造1008.9万平方米。购置节能环保型公交车230辆,启动智慧交通建设,智能化改造公交线路26条,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创建3家三级甲等医院,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179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400个农村文化大院服务功能,免费送戏下乡503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95处,实现村级全覆盖。实施餐饮单位厨房亮化和远程电子监控工程437处,创新监管模式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圆满完成十艺节“群星奖”戏剧类比赛承办任务,被评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成功举办第七届国际人居节和国际长距离铁人三项赛等活动。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中取得12金、12银的历史最好成绩。加强平安威海建设,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立专职消防员队伍,完成全市205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仲裁、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八)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成65个部门的行政权力公开,各级政府和部门开通政务微博81个,建立网络监督员制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28件,办复率达到100%。强化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开展廉政巡回讲堂活动,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加强行风评议工作,深入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机关作风有新的转变。各位代表!政府工作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威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威海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不足,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外部需求依然低迷,进出口增长乏力,贸易结构有待优化,园区的综合配套能力还不够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待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亟需谋求新突破;部分减排工程进展缓慢,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生态环境优势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民生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妥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些矛盾依然突出;个别机关工作人员懒散懈怠,少数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努力加以解决,切实改进政府工作。

  二、2014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当前我市正处于改革创新的攻坚时期,威海发展面临突破提升、转型跨越的历史任务。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办法来谋划发展全局,突破制约威海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新一轮竞争的大格局中找准位置,赢得工作主动权,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

  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工作中,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工作指导转变。一是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变到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牢固树立质量效益优先的工作导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足、步伐更加坚实。二是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切实转变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思路,千方百计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总量,主动谋求转型发展,让威海的开放优势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稳步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让体制机制更加顺畅,营商环境更加优越,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四是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推动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让威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五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用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政民沟通、了解社情民意,以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工作实绩回应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让全市人民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六是把优化行政服务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顺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接、放、管”的文章,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切实规范政务运行,推动行政服务提速,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