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投19.3亿治理茅洲河 力争2015年前水质达标

2013年09月18日 17: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舒瑜

茅洲河污染严重,河水黑臭。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作为深莞界河的茅洲河因水质污染严重超标,列入我省今年重点挂牌督办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未来几年,我市将以一公里投入一亿多元的巨资治理茅洲河,力争于2015年前使水质达Ⅴ类标准。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恩率队实地视察茅洲河治理情况。代表们在对我市治河投入加大表示欣喜的同时,也期望治河的费用花在哪里,要交出一份“明细账单”,接受公众的监督。

  现状:

  上游飘臭味中下游成“墨水”

  茅洲河流经深圳光明新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流域总面积388公里,全长31.3公里。其中深圳境内面积311平方公里,河长19.4公里,沿河居住约304万人。近年来,由于流域内污染源众多,河水黑臭,附近居民严重不满。

  昨天下午,记者随代表们一起来到光明污水处理厂。尽管该厂位于茅洲河上游,但是在处理厂的河水入口处,仍能闻到阵阵臭味。掩鼻走近,河水呈暗绿色。

  “这算是好的,在河的中下游情况更糟糕,水是黑色的!”赖福安代表是名“老宝安”,他记得自己的童年时代,曾在茅洲河里畅游抓鱼,还打水上来喝。每到中秋,大家都喜欢聚在河边赏月:“现在又快到中秋,早已没人敢到河边去。”

  问题:

  每天几十万吨污水直排河内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治理茅洲河取得一定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8月河段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24%。不过,即便这样,河内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指标仍分别超标0.24倍、9.93倍和8.15倍,水质仍为劣Ⅴ类。

  茅洲河为什么污染严重?市人居环境委分析认为流域污染整治起步晚,基础薄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是最重要原因。茅洲河流域内工业企业众多,以电子、电镀、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污水量约每天77万吨。可是,流域内建好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每天仅45万吨。而且,由于配套管网不完善,远远不能“吃饱”,使得大部分的污水直接入河。

  此外,流域内非法养殖屡禁不止也是茅洲河治理难的一个原因。

  举措:

  平均每公里投入超1亿元

  作为今年我市重点督办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省环保厅和省监察局给茅洲河治理下达了任务:2013年茅洲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同比下降20%,2015年基本达Ⅴ类水。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市加大治河投入。市人居环境委介绍说,我市启动的茅洲河中上游干流综合整治工程计划投入19.3亿元,整治河道14.4公里,平均每公里超过一亿元。具体工程包括沿河截污、清淤、河岸生态化改造等。目前,已完成了10%的工程量。

  记者了解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治河的重要举措。正在施工的公明污水处理厂将于下月底进水调试,沙井污水处理厂也完成了设计招标。这两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加上原来该流域的三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90万吨,完全满足茅洲河流域要求。

  不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仅是第一步,计划投入的19.3亿元也远不是治河的全部。据统计,仅目前已建成的三座污水厂,配套管网缺口达到526公里。按每公里管网约需500万元计算,还要另投入26.3亿元。

  代表:

  钱花没花“到位”要由公众监督

  “一公里投入一亿多元治河,还远不够,形象地说,河道是用‘钻石’铺成的,流的是‘银水’。”陈洁代表说,我市加大对治理茅洲河的投入是好事,但是,钱花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花“到位”?需要交出一份“明细账”,不仅要给人大常委会审议,还应“晒”出来给市民监督。

  陈钢民代表认为,不仅要监督治河的投入,还要监督污水处理厂等治河设施运营的情况。目前,茅洲河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在政府建好后“外包”给企业运营:“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设备有没有开动起来,能不能取得实效,需要有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联合监督。”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