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市召开河西新城区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树木、绿化迁移及景观恢复方案,根据建设方提交的绿评方案将有131棵大树需要让道。此外,在昨天的绿评会上,有绿评员代表提出南京绿评机制亟待完善,他很想知道自己参与绿评的大树们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
建设方案
移树范围是起点到江山大街段
河西新城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起点位于地铁2号线奥体东站,终点位于长江与秦淮新河所夹“鱼嘴”附近,全长约7757m,全线共设车站13座,全部为地面站。总投资12.4亿元,每公里建设耗资1.6亿元,其中车辆段3.2亿元。而昨天绿评会上提请审查的移树范围是从起点至江山大街段(金融城站附近),全长约2.8km。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李臻昨天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根据规划,河西新城的有轨电车将设一号线和二号线。目前已经启动在建的是一号线,将会设置13个站点,起点站为奥体东站,终点则设在新河路站,中间途经富春江站、元通站、会展中心站、金融城站、儿童医院站、黄河路站、天河路站、淮河路站、天保街站、红河路站和恒河路站。整个线路全长约8公里,共设13座站台,全部为地面线路。
李臻透露,根据初步规划,河西新城的有轨电车二号线将建设环形线路,连接其南部鱼嘴各个区域,同时与有轨电车一号线元通站和红河路站实现换乘。整个有轨电车项目将在下月全线开工,江东中路将会开始局部路段围挡,预计明年7月,河西有轨电车就可以实现试运营。
移走131棵补种240棵
移植的树木将就近栽种。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129株需要移植的法桐将直接用于河西南部新城淮河路的行道树栽植,其余苗木全部用于青奥公园建设。而少量树形差、长势不良的苗木移至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溧水区白马镇苗圃,苗木移植后将精心养护,待苗木恢复生长、复壮后全部用于河西新城绿化建设。
移植过程中,将会对沿线每棵行道树定点定位进行编号,确保每棵行道树在迁移和保留的时候没有遗漏,并且建档复查。
另外根据优化后的方案,本次迁移绿化面积合计约9280 ㎡,其中移植树木合计131棵;有轨电车线路建成后,需对线路轨道以外区域进行绿化恢复,恢复面积经计算合计约20920 ㎡,且河西大街-江山大街段上下行轨道之间区域内栽植榉树、桂花、杜英、银杏等树木,合计约240棵。
建成后的有轨电车线路,再加上恢复后的绿化,对于江东中路,乃至于河西新城的景观质量,都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方案优化后数百棵雪松免于搬家
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经过数次方案优化,最终确定的方案比原方案少移植335株雪松。本次绿评范围内共需移植胸径15cm以上的大树131株,包括法桐、桂花、榉树三个品种。为了保树,建设方动了不少脑筋在优化方案中采取适当调整机动车道和有轨电车线路位置的方式,从而保住了数百棵雪松不要搬家。
在位于河西大街-江山大街段线路,原方案中有轨电车线路布设于中分带内,同时两侧主副分隔带都从4.5m压缩至3.25m ,两侧侧分带均保持不变,需迁移中分带及两侧主副分隔带的绿化面积约16550㎡,其中有大树194棵(胸径15cm以上),全部为雪松。
而在奥体东-河西大街段线路的原方案中,有轨电车线路布设于西侧主副分隔带内,道路红线西扩3.7m,西侧侧分带绿化向西移,需迁移西侧主副分隔带及侧分带的绿化面积约5030m2,其中有大树272棵(胸径15cm以上),含雪松、法桐、桂花、榉树等几个品种。而优化后的方案中,有轨电车线路仍布设于中分带内,但是对机动车道进行了半米压缩,两侧主副分隔带及侧分带均保持不变,需迁移中分带的绿化面积约8000㎡,绿化迁移范围内无胸径15cm以上的大树。
经多次优化后的方案:有轨电车线路布设于西侧侧分带内,道路红线西扩6.2m,西侧主辅分隔带保持不变,需迁移西侧侧分带的绿化面积约1280㎡,其中只有大树131棵(胸径15cm以上)需要移植。
马上就访
A 有轨电车线路为何不直?
在昨天建设方给出的规划方案中,很多绿评员注意到,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并非笔直而建,而是一会在路中,一会在路侧。比如起点奥体东站至元通站之间的轨道被设置在道路西侧;而元通至江山大街交叉口之间的轨道,则又被放在了道路中央。绿评委员陶化东等代表就对这样的设置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条运行线路不在一条轴线上,如果仅仅是为了“让树”而牺牲轨道工程最佳方案显然值得商榷,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对乘坐的舒适感带来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江东路整体的美观效果。
马上就访:南京市河西指挥部河西规划分局副局长李宁对此解释说,这样的设置并非为了“让树”,而是考虑到轨道交通的安全。李宁说,在线路的选择上,建设方曾经拿出过三套方案,其中有一套方案就是让该线路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居于江东路中央。路线居于中心的优点自不必说,一方面可以保持路线的一致性,同样也方便两侧居民的乘车。然而经过专家论证后发现,该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地铁2号线就位于奥体东至河西大街这一段中央区域的下方。由于地面轨道的建设需要进行桩基施工,而打桩就会影响到下面地铁2号线的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因此专家组最终做出一致决定:让其绕道。
是放在东侧还是西侧?李宁说,他们最终选择了西侧方案,因为包括奥体中心等主要建筑都位于线路的西侧,站点靠西的设置利于该区域较大人流的乘车。
对于这样的设置是否会影响到江东路的美观?园林设计师叶菊华说,由于江东路本身路幅较宽,而且整条马路本身就有中分带,因此从空间上来说,位于西侧的轨道交通不会破坏江东路整体的美观效果,它还可以成为这条马路上独特的一道风景。
B 轨道边种大树不安全?
在规划方案中,建设方也拿出了绿化方案,法桐、榉树、桂花树等都将成为日后补种的主要树种。然而对于在轨道周边种植高大乔木的做法,交通专家张杰提出了疑问,他指出,据他所知不仅是国外的城市,就包括国内沈阳等地,凡是有轨道交通的周边区域,还没有种植大型乔木的先例而都是选择铺设草坪以达到绿化的效果。在他看来,之所以不选择高大乔木,主要都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因为树木过大过高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同时如果刮大风,这些被吹落下的大树枝也会落到轨道上,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张杰强调,从建设方提交的规划效果图上可以看到,环绕于轨道的绿树确实看上去非常之美,但是如果这种美却暗藏安全隐患还是应该舍弃,毕竟这也是百年工程。
马上就访:面对张杰的担心,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李臻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张杰的意见他们注意到了,虽然从效果图上来看,临近轨道的树木中确实有乔木,但在实际建设中,考虑到轨道的安全性,在临近轨道区域会铺设草坪,就算是种植乔木,也会选择那些树冠不大的树种,并会定期安排专人修剪。
C 效果图为何没有周边建筑?
从事园林工作的市民代表华宁提出,在建设方提供的复绿效果图中,缺少了和周边建筑的搭配效果。就好像是在个人想象的空间中,把轨道安放其中,那么这种做法,是否能展现真实环境中的景观效果呢?
马上就访:对于效果图中缺乏正规场景的模拟环境,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李臻坦言,在此次的效果图设置中,确实缺少了现场实际效果图的展示,部分区位的效果图只侧重展现了局部轨道附近的绿化效果,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他们下一步会根据需要再做一份更详细的空间效果出来。
一点希望
能否组织绿评员“回头看”
市民代表刘春保说,他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绿评会了,在国庆长假期间他特意查找了一下江东路当初建设的资料,查了资料,根据媒体的报道这条路是2005年配合十运会所建设的一条市政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种植了梧桐、银杏等树木,让它成为了南京的一条美丽的景观大道。
“才呆了八年,就又要被挪走,对树就是一种伤害。”刘春保直言,短短八年,江东路又要改造,这种变动其实是对树的伤害,也说明了城市规划前瞻性的缺乏。他说,此次建设需要几十亿,那么这次的建设能管多久,是否真的有必须要修,这些论证应该更加严谨,如果没有必要建设,那么就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老百姓最需要的实际问题。
而对于绿评范围中所提及的只对胸径超过15厘米的行道树进行绿评的提法,他也提出意见,面对树木,不管大小都是生命,我们都应该尊重,不应该按照胸径的大小来决定其受关心的程度,就像家中的孩子一样,不会因为年龄小而削减对他的爱。
刘春保另外提出,他曾经参加过前期的绿评会,也提出一些观点,但是绿评会参加过了,就再也没有人联系过他了。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提出的意见究竟有没有采纳,自己关心过的那些大树究竟怎样了。他觉得,绿评会应该有始有终,应该设置“回头看”的环节,让绿评员更好的监督绿评会后期的实施情况,而不是开完会绿评监督就结束了。
■链接
10次绿评移树2955棵 整体成活75.9%
南京市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负责人昨透露,截至今年8月,10次“绿评”共批准移植各类树木3125株,实际移植树木2955株。树木整体成活率75.9%。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