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文化产业调查

2013年10月16日 07:55   来源:西海都市报   

  一组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5.5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可比价)8.5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8%。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农牧民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青海新闻网讯 这里是一片艺术浸润的土地,更是一片因艺术而增值的金色谷地。近年来,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之路。目前,全县已有从事唐卡、堆绣、雕塑、石刻、泥塑等各种经营模式的热贡文化企业78家,热贡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1.6万人。

  村里一半人家开着私家车

  10月12日下午,在同仁县隆务镇加仓玛村一座雕梁画栋的农家四合院里,秋日的暖阳照得院里亮堂堂的,这里是村民斗拉加的家。斗拉加正在院中和弟弟共同绘制着一幅唐卡作品。他们手持着不同的颜料,用细细的画笔认真地给唐卡的不同部位上色。柔和的光线斜斜地照在这幅长达3米的唐卡作品上,鲜艳亮丽的色彩、准确生动的造型、精细绝美的工笔……充分展示着热贡艺术的美妙绝伦。

  33岁的斗拉加从12岁起,就跟着叔叔学习绘制唐卡,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唐卡艺人,他的弟弟也走上了这条虽艰辛却充满希望的道路。学习绘制唐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靠唐卡挣到钱,也是斗拉加近二十岁的事了。

  一幅精美的唐卡作品必须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才能完成,眼前的这幅还未完成的作品是斗拉加和弟弟等三人共同绘制的。“预计完成后能卖上二三十万元。”斗拉加信心满满地说。唐卡绘制完成后,他和弟弟常常自己联系销路,有时,一幅上乘的作品常常还未动笔,就被找上门来的客户预订了。

  “小时候,由于家里地少,每年的收成换不了多少钱,就是靠天吃饭,困难着哩。”斗拉加回忆说。这些年,家里老小九口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就靠他和弟弟绘制唐卡的收入,“每年的收入有七八万元。”去年,家里添置了一辆丰田凯美瑞小轿车,今年还翻修了房子,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37岁的夏吾他不仅自己画唐卡,还为十几名学生传授技艺。今年靠画唐卡,他的家庭收入已经达到四十多万元。“我家的生活水平在村里还属于中等水平。”

  “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家家都有会画唐卡的人,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里都有了私家车。房子一家比一家盖得漂亮。”斗拉加沾了颜料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年轻人留村作画

  和加仓玛村相比,同仁县隆务镇的吾屯村更是以绘制唐卡而闻名海内外。和很多农村迥然不同的是,这里的年轻人都没有去城市工作,那是因为这里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生财之道,那就是制作唐卡。如今,在这里,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村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根据唐卡作品大小尺寸和质量的不同,它们可以为唐卡制作者带来每幅几万元到一百多万元的收益。

  这两年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上门来求购唐卡,唐卡市场常常供不应求。畅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唐卡行业。就连一度被延续的“传男不传女”的唐卡传承习俗也被打破,一些女子也加入到绘制唐卡的队伍中。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唐卡,同样是热贡文化代表的泥塑、堆绣、石雕等传统工艺制作也广受市场的青睐,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又一途径。同仁县文体广电局局长娘毛才让介绍,截至2013年初,同仁县有各种经营模式的热贡文化企业78家,从业人员1.33万人,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呈现出文化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的可喜局面。

  企业化运作形成产销完整链条

  蓬勃发展的热贡文化产业,不仅让一批农户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催生了一批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金色热贡文化传播公司是同仁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之一。10月12日,走进公司的画师创作区,公司董事长兰卡正在和徒弟们一起绘制唐卡。35岁的兰卡从小深受绘画艺术的熏陶,从12岁起,开始到各地拜师学画。学习绘制唐卡不仅让兰卡掌握了一门技艺,也给他和家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前些年,兰卡兄弟三人绘制唐卡平均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两三百万元。于是,家族投资3500万元创办了这家公司。

  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但已经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为了拓宽销售面,公司还专门在北京招聘了一名销售经理,负责唐卡在外地的销售业务。

  据兰卡介绍,制作工艺一般的唐卡售价在几千元左右,而售价在万元以上的唐卡,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因此,尽管唐卡属于一种高端的消费品,但目前的市场需求很大,吸引着除了宗教人士以外的收藏家以及有经济实力的爱好者争相购买。

  公司的另一块牌子是热贡民族文化宫,设有热贡艺术展示厅、画师创作区、民族工艺品展示厅等。针对目前同仁县的热贡文化企业和唐卡画师分散的特点,兰卡希望热贡民族文化宫能够为众多的唐卡画师提供一个创作、销售的平台,打造一个热贡艺术产品从制作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公司今后 逐步将吾屯村附近的具有一定绘画和堆绣功底的人聘请到公司上班,走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这几天,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正在为新修建的热贡艺术展示厅做着准备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热贡艺术传承人夏吾角是这里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公司主要经营唐卡、堆绣、木雕、石雕等热贡艺术产品,年收益为500万元至600万元,为12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公司的产品目前已经远销到了尼泊尔、日本、韩国等国家。

  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创造了社会效益。

  在热贡民族文化宫,有一所唐卡艺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不仅可以免费学习绘制唐卡,学校还免费为孩子们提供食宿、生活用品以及学习文化课程。来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个偏僻农村的17岁的英措卓玛有幸成为了这里的学员。因为家庭贫困和身患残疾,聪慧的英措卓玛连小学也没能上成,她最大的爱好便是画画。虽然在培训学校仅待了两个月,但英措卓玛已经爱上了这里,“学校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画唐卡,学好这门手艺,以后我也能赚钱照顾爸爸妈妈了。”

  在夏吾角开设的仁俊热贡艺术传习院,也免费招收了一批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绘制唐卡,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一年后,按照绘制的质量和技术的高低,每人每月可以领到最低1000元,最高5000元的工资。

  在帮扶一批贫困学生的同时,在同仁县,唐卡绘制技艺也大规模进入学校课堂。记者走进和日加完全小学,据校长介绍,学生的美术课也有绘制唐卡的内容。同时,唐卡绘制也被列入了农牧民技能培训内容。

  同仁县闯出了一条特色文化增收致富之路,文化产业发展让当地的农牧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作者:王运卓 贾忠英)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魏敏)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