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记者赶到来安县水口镇省级粮食储备库的时候,农民们开着拖拉机排队等候卖粮。汊河镇陈塘村村民周兆林一车稻谷约2600斤,经过磅秤、检验、送带入库,很快就在旁边开票拿钱了。 “三等稻,国家保护价一块三毛五一斤,比小贩子收购多一毛。我家今年一共卖了3万斤,那就多出3000块。还是卖给国有粮食企业有保障啊! ”拿到钱后,周兆林到卖粮服务点洗了一把脸,端起水就往肚里灌。现场监督的来安县政协委员邓刚走上来征求意见,周兆林笑得咧开了嘴:“价格高,服务好,不打白条,哪有什么意见!”
“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购稻谷8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托市收购稻谷60万吨,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维护了农民利益。 ”滁州市粮食局局长周明权介绍说,今年全市稻谷种植面积、平均单产、总产均有所增加,最低价调增带动农民增收6亿多元。据了解,今年秋季受大米行情影响,稻谷市场价格较低。 9月25日,我省启动中晚稻最低价收购预案,将稻谷价格每斤提升0.1元左右,极大激发了农民到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售粮的热情。“收成好、政策好、机遇好、天气好、安排好,‘五个好’决定了今年稻谷收购异常顺利,全县托市收购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来安县粮食局局长王沛海说。
记者在各收储站点看到,稻谷收购政策均公示上墙,按照等级分成五等,按质论价。为方便农民卖粮,滁州市及时启动了三批共198个库点,添置地磅、增加休息场所、免费提供茶水,并做到早晨有粮就开门、中午不停磅、晚上不留过夜粮,随卖随结。来安县还专门配备4名监督员逐点逐仓检查,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点监督。托市收购政策还倒逼民营粮食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让利于民;或发展订单种植,建立优质稻米基地。在天长市铜城镇铜北村祥瑞米业,负责人张恒林说:“今年收购量明显减少,一方面是江苏企业过来‘抢’粮,另一方面是托市政策的冲击。因此,企业不得不按照托市收购价收粮。”而在来安县汊河镇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企业为稳定粮源,长期与农民签订优质稻谷种植订单合同,并在来安县大英镇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三年内建设安全、优质、高效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基地核心区2.8万亩,辐射10万亩,年生产有机米约1.7万吨。
在来安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几户农民正在一块场地上晒粮。 “粮站包袱重,基础设施落后,晒场破损,烘干清理设备不足,难以满足种粮大户对晒干扬净、烘干粮食的需求。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的发展。 ”王沛海建议,各级政府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扶持和改善基层粮站设施条件,并建设粮食物流园和粮食产业园。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