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已至,一年一度的银行收款、民间债务催还的高峰期又随即到来。
近日,据温州金融办发布信息称,12月12日,建设银行省分行行长黄先俊一行来到温州,就解决温州目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进一步支持温州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深入调研。
记者进一步获悉,连日来,包括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先后来到温州,“其他银行的省分行行长也正在安排来温的日程”。
“目前温州整个(金融)形势还是比较紧张的,包括新增信贷、不良资产处理等,温州当地分行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需要浙江省分行或者总行的介入处理”,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一力对此向记者表示。
自2011年以来,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爆发借贷危机,而如今随着年底企业经营所牵涉的互保怪圈难解,并由此滋生出来的故意隐匿、转移资产和“假倒闭“、“假破产”等恶意逃废债现象、以及温州区域内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再度反弹,其走向态势备受市场高度关注。
银行行长密集调研温州
2011年下半年以来,温州爆发由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局部金融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年多,但危机似乎还在持续,眼下随着年关已至,银行收款、民间收债又进入了高峰期,这期间,不少商业银行行长纷纷调研温州经济。
据温州金融办日前公布的动态信息显示,12月12日,建设银行省分行行长黄先俊一行来到温州,就解决温州目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会见了黄先俊行长一行,并就近期温州经济金融运行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而实际上,建行并非调研温州经济的首家金融机构。12月5日,广发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韩立光一行赶赴温州,韩立光行长表示,将积极给予信贷规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更好地促进温州实现“赶超发展,再创辉煌”。
同样,12月2日,工商银行省分行行长沈荣勤一行来到温州,就解决温州目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困难进行专题调研,在这之前,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陆涛行长一行就温州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等展开调研。“其他银行的省分行行长也正在安排来日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可能都会来温州”,温州金融人士透露。
对于温州的经济态势,据温州市统计局10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74.0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GDP增速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不过,尽管如此,其发展仍面临严峻形势。
12月12日,就在与建行浙江省分行行长黄先俊的讨论中,温州市长陈金彪坦言,近期温州经济形势出现了筑底回暖、企稳回升的态势,各项指标出现了一定的恢复性增长,但就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和金融风险集中释放关键期,经济企稳回升基础还不稳固。
“这种发展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企业的资金链、担保链的风险仍在蔓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还在迅速攀升。”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11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必须要通过分析研究,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让2011年不良贷款率居持续攀升的问题再演。
陈一新表示,温州社会是否稳定要看12月,而12月社会是否稳定则要看金融领域,要将它作为年内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如果金融领域今年能挺过去,温州今年的大局就会稳定。如果出问题了,那就会起连锁反应。”
而对于上述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纷纷密集调研温州,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一力对记者表示,目前温州整个(金融)形势还是比较紧张的,包括新增信贷、不良资产处理等,温州当地分行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需要浙江省分行或者总行的介入处理。
上百亿元新增信贷缺口
实际上,就在上述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密集调研温州之时,面对即将到来的年终“清算”,温州已开始为企业如何度过年关而忧虑。
记者注意到,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曾于11月15日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透露,银行承诺的800亿贷款额度,尚有240余亿的缺口,目前温州贷款明显不足。
其实,早在今年7月,浙江省专门召开了“浙江银行业服务温州实体经济会议”,尔后,浙江银监局、温州市政府相继出台《浙江银行业支持温州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温州市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十条措施》。
在上述举措中,温州明确提出:“争取完成全年新增贷款800亿元,全市新增贷款企业5000家,其中新增小微信用贷款企业1000家,确保2013年,温州信贷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同步于全省信贷增长速度。”
但现实却与愿景存有差距。据温州人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温州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为167.6亿元。其中,全市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增量却为-48.2亿元,交通银行是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为数不多增量超10亿的,其他还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恒丰银行。
银行的信贷缺口,已经让温州感受到了压力,陈一新在上述会议上坦承,“本身资金就很紧张,贷款又不到位,到年底还要抽贷,温州企业怎么过日子?”
“特别是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陈一新说,温州稳定看金融,金融业承担着重要艰巨的任务,这是今年内温州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此,他呼吁高度关注金融风险,金融界发展与温州的发展息息相关。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温州无奈只得发出“求救”信号。
12月15日,温州市专门召开当前企业金融风险化解会议。《温州日报》援引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当前温州企业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要把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化解企业金融风险。措施包括开展“地毯式”排摸企业风险性质,加大向上争取金融贷款支持等。
而在与前述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调研温州之际,温州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与建行省分行行长黄先俊交谈中,陈金彪希望建行浙江省分行进一步增加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方式,“以时间换空间”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给予温州实体经济更多的支持。同时亦向工行省分行建议,希望在信贷投入、不良贷款处置、业务调整、企业贷款帮扶等方面给予温州更多的支持。
企业互保风险隐患
正如前述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所言,温州经济发展当前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企业互保怪圈难解。而随着年关临近,银行收款、民间收债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企业新一轮的资金链告急或将再度出现。
温州乐清柳市工商联副主席、华通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成文对记者表示,温州光伏、造船等行业出现倒闭,是整体形势不好,情有可原,但服装、鞋业等温州传统产业出现问题是不正常的,98%的企业有互保或是温州经济出现问题的病症之一。
李成文称,眼下在温州,经济整体增长低迷之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已出现问题,多数大中型的企业实力还是在的,导致他们出现问题的是互保联保机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一家企业出现问题,互保链就不断蔓延、扩散。
华通机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年6月份,森泰集团陷入破产,据第三方统计,森泰集团和下属企业的贷款余额约6亿元,这其中,就涉及到华通机电集团为其担保1.87亿元。
李成文说,就在这一互保风波中,就有两家优秀的拟上市公司遭遇“断路”,“一家科技型企业已经开始准备递交上市材料了,而另外一家则是其集团下属的股份公司,已经改制即将进入上市辅导,因为集团牵涉到互保,股份公司也被带进去。
李成文向记者表示,因森泰破产风波,公司受到影响,但因为资产优良,目前经营稳健。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温州有98%的企业存在互保,而一旦互保圈危机爆发,对已经濒临脆弱的温州更将是雪上加霜,如果处理不好,不能排除会出现类似于2011年底的第二轮企业经营破产风波。
李成文认为,眼下,温州经济要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就是要严厉打击跑路、假破产、资产转移、逃废债等行为。后者因为温州企业牵涉到各种错综复杂的互保,不仅让心存侥幸者断掉想法,还可防止一些好的企业要背负担保,以致被连累倒闭,稳定企业主。
前述银行在调研中亦表达出关注。建行浙江分行行长黄先俊在与温州市场陈金彪的交谈中,就信贷支持、企业帮扶、不良处置等方面的下一步具体工作,对温州分行作了具体布置。另外,在重建信用体系、打击逃废债、化解担保链等方面,黄先俊行长也对温州市政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 受2011年下半年爆发的民间借贷风波的影响,近两年来,温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始终位居地区之首,但在今年前两季度,不良贷款率呈现减少态势,不过,进入第三季度以来,不良贷款率又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