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3
2013年12月24日 晴 地点:规划展览馆地下停车楼
整楼的先进设备无人用
从海河停车楼出来后,记者驱车直奔位于意式风情街的规划展览馆,在胜利路看到了停车楼标志还有显示剩余停车位数量的电子显示牌,到达了这座位于规划展览馆地下的停车楼。该停车楼采用刷卡计时方法,每小时费用6元,停车卡上显示该停车楼与海河停车楼一样同属海河公司所有。
这座地下停车楼共有两层,占地虽不大,但与前两座停车楼相比,另有其“高明”之处: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车位。开车驶入这座地下停车楼,会发现车位上装有起降装置,通过装置可以将车辆升高。但是装了起降装置后每个车位的空间变得很小,设备上的横杆、立杆、链条将本就不大的车位挤得只比后视镜宽几厘米。记者亲身体验时,倒退5次才将车子顺利停入车位,下车后需侧身才能从车位中出来。
跟前两座停车楼相比,这座地下停车楼的利用率就相形见绌了,刚刚进入地下一层就看到了不少空车位,而且整个停车楼的起降装置都在闲置。记者存车、取车两次进入停车楼只看见了3辆移动的车。据收费口管理人员介绍:“停车楼有446个停车位,平时来这停车的人比较少,节假日时人会多一些。”然而记者在周围看到,占路停车场生意很火。
记者体验4
2013年12月30日 晴 地点:大沽路停车楼
耗时1小时20分钟才找到
体验“大沽路停车楼”,记者颇费了一番周折,仅寻找停车楼地点就用时1小时20分钟,是4座停车楼寻找过程中历时最久的一次。11点40分记者到达大沽北路开始寻找这座停车楼,围着保定道、建设路、烟台道、解放北路等单行路饶了几圈无果后,在保定道问了一位路边停车场管理员,被告知该停车楼位于烟台道和安徽路的交口,而此时已经是12点10分了。
由于汽车导航仪未对安徽路进行标注,几番绕行寻找无果后,记者在建设路询问了第二位路边停车场管理员,被告知:“不知道哪有停车楼,但左拐就是安徽路,但去的话要在前面绕行,因为这边都是单行路。”最终记者在大沽北路变单行道路口右拐进入烟台道时偶然发现了这座漂亮的停车楼。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
大沽路停车楼是一座仿欧式建筑,拥有六层(地下两层、地上四层)633个泊位,收费标准3元半小时,6元一小时。其中地上车位可供停车,地下除停车外还可以洗车。记者开车进入地上停车楼,在刷卡处管理员询问:“是否临时停车?”在工作日的中午,附近也没有大型商场等娱乐场所,但楼上的车位几乎全满,转到第四层才发现一个空车位。
该停车楼与大胡同停车楼类似,内部没有停车用机械设备,人员进出也是乘直梯。回程取车时,在停车楼电梯里遇到一位女士,她表示这是单位给租的停车场,至于价钱是单位与停车楼谈的,自己并不了解。
随后记者在出口交费时从管理员处得知,这么偏僻的停车楼还能停这么满是因为附近的“两委一办”在这包月停车,临时停车的并不多。
体验总结
走访、体验了天津几家停车楼,记者发现“立体化停车”与普通的路面停车的确大有不同。而各停车楼在泊车位数、建筑结构、存取模式上既各有特色,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利弊。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