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非遗"走出馆门 群众饱尝文化大餐

2014年01月24日 08:53   来源:广西日报   

  本乡本土的语言,优美的唱腔,独特的服饰、脸谱,活灵活现的生、旦、净、末、丑角色造型……不管你是否能听懂壮话,这样的戏你是无法抗拒的,男女老少,全都成为忠实的戏迷。

  临近春节,在田林县利周瑶族乡,来自本乡的11个乡村剧团和六隆镇岭屯剧团、百乐镇百乐街剧团在这里“斗戏”,连续4晚,观者如潮,每天晚上观众4000人左右。该乡文化站站长闭日聚高兴地说:“田林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躲’在博物馆里,农民群众想看却很难。如今,北路壮剧走出博物馆,活跃在民间,农民群众在村屯就能看戏,饱尝文化大餐。”

  田林北路壮剧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来,田林县注重挖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成功举办6届壮剧艺术节,让北路壮剧这种精彩的舞台表演艺术风行乡间。目前,全县已有73个乡村剧团,演出剧目300多个,年演出1000多场,观众达30万人次。

  目前,在百色已有田阳壮族狮舞、那坡黑衣壮民歌、田林北路壮剧、靖西壮族织锦技艺、平果壮族嘹歌等7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非遗”名录,60个“非遗”项目进入自治区级名录,76个项目进入市级名录,1402个项目进入县级名录。全市共有154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百色市大力推进“文化下乡”和“送戏进城”活动,拓展群众展示、交流平台,让“非遗”产品“能上能下”,焕发青春。这些走出博物馆、活跃乡村的“非遗”产品,犹如一块块吸铁石,唤醒了曾经沉迷于六合彩、桌球、玩牌、喝酒猜码的群众,让他们“回归”家园。 (通讯员/赵新伟 记者/徐顺东)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