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0日 翁玉耀)

2014年03月05日 16:08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0日在莆田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长 翁玉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莆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顺利完成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向建市30周年献礼。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342.86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53.16亿元,增长18.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94.92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1.11亿元,增长28.0%;外贸进出口总额48.66亿美元,增长10%,其中,出口31.86亿美元,增长8.1%;实际利用外资3.02亿美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48亿元,增长12.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94.78亿元、增长20%,贷款余额1094.83亿元、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3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城镇登记失业率2.0%;人口自然增长率7.13‰;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出台促进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渔业、现代物流业、建筑业、电子商务、木材加工区发展等政策措施,产业实力不断壮大。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8亿元、增长3.1%,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 家,发展设施农业6000亩;莆田荔枝、仙游金沙薏米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名录,莆田鲍鱼、莆田花蛤入选全省十大特色渔业品牌。第二产业增加值 783.46亿元、增长14.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3.95亿元、增长15.3%,赛得利差别化纤维、海峡纺织城、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6家;鞋服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提升,产值1870.52亿元,增长15.6%;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285.10亿元,增长2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第三产业增加值444.82亿元,增长11.5%,商品销售总额1153.13亿元,净增限上商贸企业122家,总数达598家;文化产业增加值112.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8.4%;我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试点,网商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百强城市,快递业务量排名全国第41名。省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推进,专利授权量1705件,增长42.4%,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五连冠”。

  (二)重点项目有力突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3亿元,“五大战役”项目完成投资1145亿元,央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完成投资589亿元。30个重点攻坚项目有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加快建设,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东吴支线、沈海复线高速公路莆田段竣工通车,莆田机场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4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5公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3万千瓦,港口泊位吞吐能力建成128万吨、在建4500万吨。金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核准,罗屿40万吨铁矿石码头加快建设,兴化湾港区陆域形成和石门澳产业园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临港“金木水火土”五行基地构架加快形成,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宜居港城品质提升。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品位持续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供水、供气、供电、道路交通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造荔涵大道、新建壶公路等城市道路50公里,改造提升市区12条主要街道,新建污水管网148公里、供水管网11.6公里、燃气管网68.3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8%,污水处理率达8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1%。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完成造林绿化19.5万亩,新增公园260公顷,新建绿地96 公顷,推进绶溪公园和荔枝林绿道连线成片,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1.5个和0.78个百分点,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木兰陂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九龙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内河、“两违”专项整治行动,新增公交车240辆、出租车100辆、公共停车位4959个,治理城区内河40公里,制止、拆除违法建筑56.3万平方米。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工业园区和养殖业污染治理,拆除关闭畜禽养殖场261万平方米,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位。房地产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0312套、竣工5984套,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改造棚户区(危旧房)3100套,造福工程搬迁16400人;安置房新开工175.7 万平方米,竣工92.4万平方米;新增归集住房公积金14.2亿元,增长19.1%。清理供而未用土地8200亩,积极解决安置房历史遗留办证问题。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9个省、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16个“幸福家园”试点村实施142个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确权发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率先一体化,形成一批土地综合治理、产业支撑、乡村旅游等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4个村列入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

  (四)改革开放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重组整合市属国有企业,“八大集团”资产总额达366亿元;城市综合管理列入全省试点,下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海域海岛管理,成立全省首家市级海域海岛储备中心;持续深化林权改革,林权发证率达98%;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村卫生所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试点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试点工作。口岸开放进展顺利,通关环境不断优化。木材物流集散基地进一步完善,木材进口量48.13万立方米,增长83%。积极参加“9·8”投洽会、侨洽会、港澳经贸周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51.7亿美元;成功举办第15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第8届海峡艺博会、首届仙游红木博览会等;对台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外事外侨工作继续加强,与马来西亚诗巫市等国际友好城市往来更加密切;莆抚、福莆宁平、闽东北五地市协作深入推进。

  (五)民生改善落到实处。市财政安排民生支出103.4亿元,占财政支出71.8 %,市级财政超收资金全部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建设,16件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新增城镇就业 2.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1.7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20.9%;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养老补助金每月从400元提高到10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2%和60%,发放城乡低保、五保救助金2.2亿元,惠及10万困难群众;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金661.9万元,惠及3.1万名贫困残疾人,市社会福利中心、市慈康医院投入使用;实现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城乡统筹并轨,新增参合人数7.9万人,参合率达99.9%;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提升43.8万群众饮水安全水平。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舍243幢,新增中小学学位9513个,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达98.9%,莆田学院仙游校区、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投入使用,“百校帮百校”活动深入开展,“班班通”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案例。市儿童医院等4所医院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596张,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发挥效应,优质医疗资源扩展到南日岛、湄洲岛等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口计生工作完成省下达任务,“两非”现象有效遏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三馆一宫”加快建设,有线广播、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成功承办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等赛事,鲤声剧团莆仙戏《目连救母》获得第六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传统剧目奖,电影下乡放映超万场;举办首届中国(莆田)书画艺术节,成立福建省油画行业协会;《莆田市志》(1995年-2005年)出版发行;新增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要部位和场所全覆盖,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加强质量标准和产销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重点整治百日行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畅通信访渠道,推进积案化解,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应对 “苏力”等强台风暴雨袭击及仙游地震,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提高。国防、人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有新发展,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荣膺新一届“福建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工青妇、老龄、统计、人事、编制、保密、档案等工作得到加强。对口援助、老区、贸促、新闻广电、民族宗教、红十字会、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行政效能有效提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3件、政协委员提案260件。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55件,办结率100%。开展“政风行风人民评”媒体直播活动,提升“12345”政务服务水平,受理群众诉求17195件,办结满意率90.9%。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行政审批 “四减五增”活动,市级审批事项减少115项,即办事项比率提高121.3%。坚持“四下基层”,改进文风会风,厉行勤俭节约,清理办公用房,加强公务车辆管理,规范公务接待,停建楼堂馆所,降低行政成本。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效能问责578人次,有力整治“庸懒散奢”现象。深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莆田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直各部门及驻莆机构、驻莆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莆田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重大项目落地难、启动慢,投资增长和发展后劲不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就业、就学和就医等民生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解放、作风不扎实、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极少数人甚至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面对,采取更加积极、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