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种树找不到地,可是绿化部门种下的树,都在哪儿?”本报《可以植树的空地都去哪儿了》(详见本报3月8日A9版)见报后,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热线。除了感叹亲手种树不容易外,有读者也对文中提到的一个数据有了疑惑。
“2012年到2013年,杭州主城区两年扩绿8.65平方公里,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小啊,为什么我们普通市民没有感觉绿地多起来,反而是楼盘一个个多起来了?”家住东新路的胡老伯说。
2013年扩绿424万平方米
余杭萧山是大头
“老城区扩绿实在不容易,除了见缝插针,就是顺势而行。”杭州市绿化办的工作人员说,其实并非是新增的绿地不常见,而是大面积的新增绿地在往老城区外围“挪移”,老城区内的新增绿地,则呈现小型化碎片化的趋势。
2013年,杭州主城区包括萧山余杭在内,扩绿424万平方米。424万平方米,大概有多大呢?相当于500多个足球场。
不过,这其中,光萧山余杭,就占去了43%——余杭2013年扩绿104万平方米,萧山扩绿78万平方米。滨江和下沙扩绿面积也不小,合计扩绿近87万平方米,光白马湖湖区整治一期工程,就有9万平方米的绿地新增。
老城区新增的绿地呈碎片化
不引人注意
相比之下,老城区的扩绿,就显得相当不容易了。
工作人员解释,扩建绿地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是建设公园绿地、道路防护绿地等公共绿地;二是附属绿地。老城区要面临的问题是,区块功能布局形成已久,要新建绿地,除了大力推进规划公园实施外,大多只能通过新小区建设等建设项目,带动新增城市绿地。
樱桃山公园,这是上城区去年最大的一块新增绿地,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但除此之外,去年上城区的新增绿地,大都出现在新建小区楼盘的院子里。这让这些新增绿地,显得不太引人注意。
工作人员为我们列出了2013年所有37个4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增绿地。在主城区内,这些大面积的新增绿地,除了市民公园、樱桃山公园等公园项目,基本上都是河道的景观绿化。
要绿地还是要停车位
一个纠结的问题
相对新城区而言,老城区的道路绿化也比较完善,即便是某些绿化稍少的道路,也常常是出于管线原因。市民赵师傅就发现解放路浙医二院附近道路旁的树木较少。但事实上,这一路段的绿化带,是因为铺设有地下管线的缘故,无法种植有土深要求的行道树。
不过,一些新建或改建的道路,都预先考虑到了地下管线和绿化的冲突。像改建后的延安路,增加的绿地就不少。但像原本四车道的天城路改成六车道,道路绿化就难免“难为无米之炊”了。
不仅管线,相比绿化需求,为了缓解小区的停车难问题,不少老社区还都在申请将绿地改为车位。即便是一些小区修建的地下停车场,同样会影响土深,让不少原本成长多年的地面植物只能“黯然离开”。
对此,工作人员也有些无奈,直言像杭州老城区,特别是人口居住密集的上城下城区,除非新建或大面积改建,很难新添出大片绿色来。
像西湖区2013年两处面积最大的新增绿地,无不来源于此。比如其中之一的扩绿4万平方米的杨家牌楼A号地块,就属于新建地块。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