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确保替代或关停1167台燃煤锅炉 将节煤20万吨

2014年03月13日 15:18   来源:新民晚报   

  昨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上海市2014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全面推进今年全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各项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副市长蒋卓庆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副市长周波主持会议。

  会议明确,2014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主线为“节能低碳、清洁空气”,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1%。

  今年,市政府加大政府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共安排了12个方面120余项重点工作,并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重点包括五个方面:

  ■ 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为重点,调整能源结构

  制定出台煤炭总量控制方案,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落实好本市关于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的各项措施、任务和政策,确保全年替代或关停1167台。

  ■ 以提高产业准入关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研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重点控制行业地方性节能环保准入标准,明确本市禁止引入的相关产业或项目。出台《上海市部分行业限制类、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00项左右。修订节能评估审查办法,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以交通、建筑、工业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交通方面,将继续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试点开辟“全天候”公交车专用道;鼓励公交行业率先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重点推进老旧汽车和高污染车辆的加速淘汰。建筑领域,将实施既有公共建筑改造240万平方米左右,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15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工业领域,将组织实施70余项节能技改重点项目,预计节约20万吨标准煤。

  ■ 把防污治气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减排工程建设和排放监督管理

  严格落实燃煤质量控制要求,禁止销售、使用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本市地方标准的煤炭,控制发电企业使用低卡煤。加强扬尘和秸秆焚烧的控制和处理,加快推进燃煤电厂高效除尘改造和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污水厂网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测与信息发布,强化对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 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聚焦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支持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探索建设节能环保产品电商平台,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碳排放交易。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计划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重点项目250项,预计节能量10万吨标准煤。组织实施“能效之星”工程,推进工业、机关、旅游饭店、商业、学校、医疗等各领域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彭博)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