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老板非法集资2.7亿 银行副行长为其介绍客户

2014年03月21日 10:05   来源:江淮晨报   

  集资数额达到2.7亿余元,造成李某等人损失6700万余元,合肥一老板赵某以高息为诱饵集资,但实际投入公司发展的资金仅有两千万元,其余用于归还高额本息及购买豪车、豪宅等。为弥补窟窿支付高额本息,赵某还利用虚假的公司财务报表,骗得省城两家银行共1000万元贷款。昨日,赵某因涉嫌集资诈骗罪、骗取贷款罪、虚报注册资本罪在合肥市中院出庭受审。在赵某非法集资的过程中,合肥某村镇银行副行长刘某积极为其牵线,因涉嫌犯罪被同案起诉。

  检方指控:29万元购房,199万元买豪车

  赵某,47岁。据检方指控,2005年到2009年,赵某通过受让股权、合作设立等方式成为合肥天赤商贸有限公司、合肥亿佰沐浴休闲有限公司、安徽海世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肥云顶咖啡有限公司的股东、法定代表人,并实际控制上述公司。

  2009年至2011年期间,赵某明知这些公司未实际正常经营或负债亏损经营、自身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以本人、旗下公司名义作为借款人,向李某、杨某等19个人及单位非法集资2.7亿余元。

  检方称,赵某之所以能成功借到钱,主要是声称自己炒土地、炒楼盘、炒黄金、融资、资金周转紧张等,以支付高额利息并承诺短期内还款为诱饵的。为了让借款人无后顾之忧,赵某还特地让旗下公司对这些借款进行担保。

  上述非法集资款中,除了将两千多万元用于公司发展外,其余大部分用于归还赵某前期高额借款本息及个人消费,造成李某等人损失6700余万元。

  据检方称,赵某将329万元用于购房,将199万元用于购买悍马、辉腾等豪车4辆。

  2011年3月,赵某感觉自己弥补不了亏空,遂向警方投案。警方经深入调查,发现赵某涉嫌集资诈骗,遂立案。2012年7月,赵某被批准逮捕。

  虚构名目骗取贷款1000万元

  检方查明,为了偿还个人借款,赵某多次虚构贷款名目,骗取银行贷款。

  从2011年2月份开始,他先以海世界公司需要购买原料和加强酒店设施规模为由,提供该公司虚假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资料,以公司名义向某银行申请并获得500万贷款额度。同年9月,赵某提供了虚假的商品购销合同,与该银行签订了400万元的借款合同。此后,他又以海世界公司扩大经营、进口原材料等理由,向该银行与肥西某银行贷款600万元。

  从两家银行骗取贷款后,这些钱全部被赵某用于偿还个人借款。

  因赵某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上述共计1000万元贷款被担保人及反担保人归还给银行方面。

  虚报注册资本近两千万

  2008年12月,赵某在亿佰公司新增实收资本的过程中,采用中介垫资的手段缴纳990万元现金,从而骗取了合肥市工商局的工商登记。

  2009年2月,赵某采取同样手段为海世界公司虚报注册资本1000万元。

  在虚报注册资本的过程中,赵某安排施某具体实施。此次,施某也被检方指控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

  被告辩称:“我没有挥霍这些钱”

  在法庭上,赵某承认欠款是事实,但辩称不存在诈骗的情况。“我没有欺骗借款人、没有挥霍这些钱、没有非法占有。”

  检察官: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

  赵某:之所以借这么多钱,完全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检察官:将借来的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赵某:约两成钱投入到企业中,约八成钱用于归还前期的利息和本金。

  检察官:企业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赵某:经营情况总体上不太好,但这并不是我不努力。

  检察官:为什么要将借来的钱买车买房?

  赵某:我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全部放在一张银行卡里,买车买房的钱也是从这张卡里面取的。

  检察官:为什么要骗取贷款?

  赵某:我并不是要骗贷,我让财务人员把财务报表做得好看一点很正常,大家都这么做。

  同案受审

  一村镇银行副行长涉嫌非法吸收存款

  当庭,原肥西石银村镇银行副行长刘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案受审。据检方指控,刘某明知赵某向社会进行非法集资,但仍为赵某介绍借得1800万余元,并为部分借款提供担保。

  在法庭上,刘某不认同检方的指控。刘某认为,她身为银行工作人员,完全是出于帮助企业发展的考虑,才介绍借款人给赵某的。

  检方:都是介绍什么人借款给赵某?

  刘某:是我的亲戚朋友,我一般选择有经济能力的人。

  检方:赵某曾许诺给你公司的干股?

  刘某:那是他的一面之词,我根本没当真,就是为了帮助他。

  检方认为,赵某的行为已涉嫌集资诈骗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骗取贷款罪;刘某的行为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施某的行为已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检方提请法院依法判处。

  此案因案情复杂,未当庭宣判。(记者王凯)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