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珠三角空气达标率超八成 佛山测点污染最重

2014年05月01日 14:35   来源:广州日报    杜娟

  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13年监测结果发布

  昨日,广东省环保厅和香港环保署共同发布了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13年监测结果,珠三角地区空气达标率为82%,而该网络开始监控的2006年达标率只有68%。监测报告认为,这趋势与粤港两地近年加大力度推行的大气污染减排措施有密切关系。

  2013年珠三角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水平的全年日数百分比为82%,比2012年的84%略有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和臭氧的年均值与2012年相当;而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则上升5%和13%。

  整体而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在冬季(第一季及第四季)较高,而在夏季相对较低。至于臭氧的浓度在 9 月和 10 月份较高。

  从监控网络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一年中珠三角地区空气最好的是在夏季的6月和7月,最差的季节则是秋冬季的1月、10月和12月。监测网络包含的16个点位中,13个分布在珠三角,3个在香港,而去年广州的万顷沙站点因为建筑物维修而无法运转。在总共15个有数据的监测点位中,广州从化天湖的平均指数最低,为1.17,这也表明空气质量最好;最差的点位还是在佛山的金桔咀和惠景城,分别为1.88和1.76。

  监控网络自2006年启动至今,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水平(适用于一般生活区)的全年日数百分比由2006年的68%增至2013年的82%;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62%、13% 和 15%。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反映近年粤港推行的减排措施,已对珠三角区域的整体空气质量带来改善。不过,监控网络同期录得的臭氧浓度的年平均值则上升了 13%,反映区内的光化学污染仍待改善。

  琶洲将建广交会四期展馆

  规划三条过江通道连接员村地区

  琶洲将打造成世界第一会展城,全岛10.4平方公里的面积都纳入规划范围,尤其是约2万平方公里未出让地块进行了详细规划,将建设包括广交会四期展馆及室外展场、国际会议中心及酒店、会展中心大厦等系列设施。昨日起,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始征询公众意见。

  范围:基本包括琶洲全岛,北至珠江前航道,东至珠江后航道,西、南至黄埔涌,面积10.4平方公里。但在琶洲岛最东端,还有88公顷的规划待定区。

  规模:居住人口约8万人,就业人口约33万人。建设规模为143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337万平方米,地下100万平方米。

  交通:从规划图中看到,有地铁11号线、4号线、19号线和广佛城际轨道通过琶洲岛。值得关注的是,琶洲岛将建设3条过江隧道连接员村地区,分别是马场路-海州路、员村二横路-会展东路、车陂路-新滘东路,另外还要打通东西向通道———临江大道东延线、新港东过江通道、会展大道、金穗路-员村新街通道。

  功能分为四大片区

  A区:会展产业集群区——以会议展览、电子商务、办公酒店、商业购物功能为主;

  B1区:会展龙头引领区——以国际展览、文化庆典、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功能为主;

  B2区:会展综合服务区——以酒店服务、商务办公、休闲商业、居住公寓功能为主;

  C区:会展产业延伸区——以历史保护、产业孵化、旅游服务、科技研发、酒店商业功能为主。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