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搜索“群租房”,“群租房,就来上海赶集网”的链接赫然在目。
“斗智不斗勇 攻心不攻房”
曾几何时,位于平型关路上的嘉利明珠城小区群租现象十分普遍,噪音扰民、高空抛物、楼道垃圾随处可见。而如今,经过一年时间的集中整治,小区内百余套群租房也被全部清理。居委书记戴光高告诉记者:“去年5月至今,居委联同物业对小区2219户人家进行排摸,共发现141套群租房。截至今年5月8日,其中134套已自行整改拆除,剩余7套已于5月9日当天强制拆除。”
记者了解到,在整治群租过程中,小区制定了“人防加技防”的“自治”原则,同时坚持“斗智不斗勇、攻心不攻房、求稳不求快、堵漏建制防反弹”的方针,有效遏制了群租的蔓延。据戴书记介绍,整治初期,居委连同业委会、物业和社区志愿者,组成了三个“整治群租”小组,分别是宣传组、调解组和核查巡视组,进行了“一户一档”的细致排摸。
斗智不斗勇:不允许和房东、租客起正面冲突,而是要依靠策略解决群租问题。戴书记介绍称:“经业委会授权,物业派了3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骚扰群租客,我们俗称他们叫拉电客,白天摸清群租房情况,晚上租客在家时便实施拉电;一看断电,租客就会找房东,房东赶来把电闸合上,过段时间物业再来拉电,周而复始,租客无法生活、房东来回怕麻烦,自然就会逼他们离开。”
攻心不攻房:揣摩房东心理,讲政策、多劝说,尽可能地避免强拆。“强拆只是最后的办法,只要房东听劝、愿意整改,我们绝不会走到最后一步。因为大多数房东拿到委托书还是会签字的;租客都交了房租,所以也需要给二房东一定的时间,告知书上明确了期限。我们的调解做的就是思想工作。”戴书记说道。
求稳不求快:整治群租,一切要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执法公开透明,不能盲目操作。戴书记解释称:“巡视组会掌握相关信息,汇报给房管、公安等部门;同时按照规定张贴告示、启动整改流程,若不配合,才会启动强制拆除程序,并且是多部门在场,亮证执行。”
堵漏建制防反弹:前期排查要细致深入,规章制度要落实到位,整治后要防止群租回潮,采取长效管理机制。“比如,只要看到有单人床运进小区,保安会仔细询问是哪个单元;IC卡一户限领3张,需携带户口本申领;禁止办理暂住证,这样租客找工作不方便……这些细则的制定都获得了业委会通过。”戴书记补充道,除了这些,小区进口处还设有“禁止群租”的告示,LED宣传屏幕则会滚动播放相关告知,居委会也会定期与业主沟通,建议邻里间互相配合,加强对群租的监督,发现问题欢迎举报。
区县治理经验互享
末端管理,小区自治,闸北区发挥基层力量整治群租的经验值得各区县借鉴。但记者也发现,与其他社会治理难题一样,一旦涉及多头管理,就很可能演变为社会“顽症”。治理群租,基层一线的管理者建议,应制定可操作的执法流程,让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才能防止群租问题反复。
同时,对居住问题不可回避,整治群租必须要有疏导。在这方面,静安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闲置厂房开发利用成规模租赁房,按旅馆经营方式管理。据了解,静安区目前已有这样的租赁房,一天10元/人,反响不错。
长宁新泾镇则探索公租房运作新模式,变“群租”为“公租”。记者了解到,长宁区以“新泾北苑”为试点,由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上海长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操作,采取“回租”方式,形成以小户型为主、相对集中的公租房社区。试点项目就是引导业主把多余闲置的房屋合法出租,从源头上掐断群租蔓延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