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来,长沙率先在全省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极大激发了社会投资活力。改革实施半年以来,各项商事指标增长显著,新增企业近2万户。昨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就全市“商改”中的后置审批项目,开展了专题调研和座谈。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工商部门取消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减少了验资等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办照时间。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商事主体4.8万余户,同比增长49.8%,特别是企业用户已接近2万户,同比增长92.9%;新设商事主体注册资本总额689.8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达142户。其中,芙蓉区增长101.7%,天心区增长60.6%,岳麓区增长24.2%,开福区增长45.4%,雨花区增长26.9%,望城区增长68.2%,长沙县增长74.2%,宁乡县增长81%,浏阳市增长18.2%,高新区增长55.3%,经开区增长36%。全市共登记涉及许可审批项目的商事主体16289户。经清查,已经办理许可审批手续的9659户,占59.3%;有照无证经营的2477户,占15.2%;正在申办许可的4153户,占25.5%。
张迎春强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众多企业受益,要进行有效监管,要认真比对,精准定位,借鉴其他先进城市的优秀经验;重点评估研究前段工作,广泛征求意见,为下一步出台工商登记审批目录提供有力依据。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