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持续
“重拳”出击毫不松懈,强化责任追究,形成警示震慑,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
“公务接待情况,每月上榜公布一次,包括接待次数、人数、地点、标准、陪餐人员等全部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在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镇党委负责人指着公示栏告诉记者,接待透明化堵住了公务接待中的人情接待、超标接待等现象,有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遏制了吃喝风蔓延。
聚焦“小四风”问题,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宣传栏等途径,公开“小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办理期限和结果,让群众看到改变。
“以前经常和朋友小搞搞,现在不但不干了,赌博场看都不去看了。 ”芜湖市鸠江区裕溪社区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针对赌博风,裕溪社区出台“紧箍咒”,明令禁止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赌博场所逗留和参与赌博。同时在全社区倡导健康生活、远离赌博,修建社区活动中心,鼓励居民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
安庆、淮北等不少地方成立联合整治小组,严厉打击干部参与赌博行为,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发送禁赌短信、发布禁赌微博、微信,播放禁赌公益广告和专题宣传片,形成立体声势,营造打击赌博、禁止赌博、拒绝赌博的舆论氛围。
收“红包”就要丢官帽。霍山县出台《倡导崇尚勤俭节约,树文明新风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对于婚丧嫁娶等事宜一律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嫁娶、乔迁新居、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借机敛财,收受请托对象、服务对象、监管对象礼品红包等行为。“党员干部若收受红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霍山县纪委负责人态度坚决地说。
管、查、惩并举,狠刹干部“走读风”。各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考勤登记制度、外出报告制度,推广民情日记、干部去向牌等制度,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视频抽查等形式,对干部的上班和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大奖惩力度。在配套健全考勤考核、请销假和公车管理使用等制度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改善乡镇干部的住宿、饮食、业余文化等基本生活条件,有力有效治理干部走读风。
“在从上至下自查自纠,找准找实突出问题的同时,敞开大门、广开言路,通过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问卷调查、邀请群众代表参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芜湖市镜湖区滨江公共服务中心党工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对收集到的问题,专门建立了“问题库”,填写“病历表”,分门别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共召开座谈会1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52条,其中“小四风”问题意见15条均已在深入整治。
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交群众评判。一个群众广泛参与、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的整治行动,必能始终不懈,久久为功。
基层干群说“小四风”
“吃喝风收敛了,干部的心也收回来了”
吃喝风在基层尤烈,最影响干部形象。老百姓中曾流传着种种顺口溜,比如“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要想换口味,多开各种会”“村干部一年‘喝’头大水牛,乡干部一年‘喝’台大铁牛”等。而且干部接受别人吃请,往往就难以保证办事公正。向“舌尖上的浪费”“餐桌上的腐败”开刀,大吃大喝风收敛了,干部的心就会收回来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到工作上。
——长丰县水湖镇南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肇庆
“抵制了‘红包’诱惑,赢得了群众满意”
给医生送红包,在一些地方似乎已成为“潜规则”。从4月起,祁门县在二级以上医院要求医患双方签署反对“红包”协议,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聘请行风监督员,不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目前,已发现问题8个并限期整改,查处收受“回扣”案件1起;有7人主动上交“红包”6400元,由院方直接返还到患者的医疗账户上。党员干部抵制了“红包”诱惑,赢得了群众满意。
——祁门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负责人
“铲除赌博毒瘤,净化了社会风气”
赌博危害巨大,有些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因输钱无力还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6月份开始,宣城市掀起为期3个月的“治赌风暴”行动,重点查处存在赌博活动的棋牌室、游戏机室等场所,重点打击涉赌黑恶势力和幕后“保护伞”及参与赌博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此举有力地铲除了赌博毒瘤,净化了社会风气。
——宣城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平
“叫停‘走读’现象,让干部‘留得住’”
农村里的事情很多得在晚上解决,农民办事也没有周六、周日概念。今年县里出台制度,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住乡”,很有必要。现在乡里干部变“走读”为“寄宿”,每天确保2名领导班子成员“住乡”值班带班,方便群众来访办事。干部“住乡”期间,每周确保深入农户家中不少于2天,开展民情访谈。同时,镇里努力改善生活设施和条件,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努力让干部“住得下”“留得住”。
——肥东县响导乡党委副书记许俊国
“‘高压线’通了电,谁也不敢碰”
我们公司架好制度“高压线”,筑牢执行“防火墙”,念好问责“紧箍咒”,构建了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如针对“走读风”,管、查、惩“连环招”效果很好。 “管”即完善考勤登记制度;“查”即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不定时明察暗访;“惩”即考核惩戒,一次查岗不在的要书面检查,两次给予通报批评,三次进行诫勉谈话。打击“小四风”都有问责制度。这些都是“高压线”,只要通了电,谁也不敢碰。
——国家电网定远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