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宁一山寨交易场无证贩活牛 上千头牛"牛圩"交易

2014年08月29日 11:15   来源:南国早报   

 

“牛圩”上的牲口有上千头。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石狮一队的一个山坡下,有一个围起来的牲畜交易场,每遇上“牛圩”,此处便有上千头活牛进行交易。西乡塘区各有关部门说,该交易场不合法,老板不仅违规占用土地,也未前来申报动物检疫检验手续,属于非法经营

  目击

  有些牛不正常

  8月25日上午7时30分,石埠高速公路收费站右侧一条小路上,有许多运输活牛的货车从里面开出来。

  沿着小路往前走几百米,远远便见一个山坡被挖掉一半。山脚下,有一个围起来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栋两层高的简易活动板房,板房旁边是平房。院里停满了车。院门口,有人拦着出来的运牛车收钱,每头牛不论大小,均按20元收取“出场费”。

  院子左侧的一块空地,有上千头牛在等着买主。有许多贩子穿行在牛群中挑购着,地面上积满了牛的屎尿。空地的前方,则是一个装车平台。平台前,有十几辆货车并排在一起,车上装满了牛。在交易场,随时可见一些牛的背部有些鳞症或癣斑,其中有些眼神不对劲。这些牛,价钱相对低些,两三千元一头。而同样躯干的健康牛,每头往往是一万元以上。

  问及这些牛有无病症,贩子多数没有作答,而是反问:“还用问吗?”但也有贩子说,肉眼无法观察牲口有无病症,“有的长途运输而来,就算检疫检验合格了,中途也有生病的”。

  调查

  没有合法手续

  “牛圩”是隔两天开一次的。知情者说,交易场老板在没有任何合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就租用了石狮一队的土地。至今,该场已营业两个多月。前几天,城区政府到现场查看,责令交易场自行拆除违章建筑,但交易场一直在拖着。再催时,才开始拆一点建筑。

  “此前,老板是想建农贸市场的。后来,他们擅自改变用途,建起了牲口交易场。”知情者说,该交易场除了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还无证经营牲口,有些检疫票是从其他地方弄来的。

  在他的指引下,可见该交易场一间平房有拆除的痕迹。拦车收钱的几名男子表示,他们有合法手续,进场交易的牛都有产地检疫证明,只是因为此处的环境卫生有些问题,所以相关部门才要求他们搬离。现在,他们已另外租地,两天后就可以到新址营业了。问及办了什么手续,他们并未回答,称有什么事可与他们的主管“南哥”联系。

  其间,有人来问一名染了头发的守门男子,没有产地检疫检验证明,能否帮弄张假的。该男子说,晚点再提供。

(责任编辑:杨淼)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