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建猪肉信息追溯技术 所有猪肉都将标识二维码

2014年09月04日 11:03   来源:南国早报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受关注

  养猪让养殖户赚钱的同时,还让人们想起一个词——“环境污染”。如何节能减排,最大效率地发挥经济作用,又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影响?“绿色”养猪成了今年与会养猪户们讨论最多的话题。2008年,唐怡思的养殖场就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核查认定,他告诉记者:“当年我投资了200多万元,购买沼气池,把猪场排出的粪便进行分离,再经过鱼塘喂鱼,环境好了,猪的疾病自然也就少了,效益增加10%左右吧!”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蒋和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生态环境中,从“传统养猪”向“现代养猪”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表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升猪肉的品质,而生猪养殖中对环境的污染集中体现在粪便和病死猪的处理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粪便,还有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也必须解决。下一步,将全面敦促养殖户进行养殖场的硬件升级改造,进行污水处理。”据了解,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我区“十二五”期间共确定340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需要进行养殖污染减排,截至目前,仅有98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核查认定,占总数的29.08%。

  展览会上,区内外多家企业设展位演示的最新养猪机械设备和产品,更多地向环保靠拢,如从全能型粪污处理→固液分离机→黑膜厌氧发酵沼气池→沼气净化提纯、发电系统,就能很好地把猪粪水变废为宝,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备“化尸宝”则能解决病死猪的问题。

  建设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

  曹佑先认为,今年猪肉价格的低迷期已过,整个广西的生猪市场良好,他说:“以后对生猪养殖的环保问题逐渐重视,中小型的养殖场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步伐,加上生猪市场价格总有起落,顶不住市场低迷,就会逐步被淘汰,而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将占据市场主流。”

  如何从源头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据了解,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正在建设一套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届时将对生猪的生产、销售、屠宰等实行监控,所有的产品将通过二维码标识,形成信息透明,确保食品安全。未来能够在猪肉市场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将是严格实施产品追溯技术的企业。

(责任编辑:宋雅静)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