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首次未监测到幼中华鲟 幼鲟资源量持续下降

2014年09月22日 09:30   来源:东方网   

  证实去年野生中华鲟未有自然产卵

  生存空间也遭抢夺 上海将增加放殖数量

  存活了1.4亿年的中华鲟面临野生种群灭绝的危险。

  9月18日,早报记者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中华鲟管理处)获悉,今年中华鲟幼鲟监测数量首次为0,这也基本证明长江上游中华鲟的产卵场,去年没有幼鲟出生。

  让危机更加严峻的是,中华鲟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中华鲟管理处称,在长江口(长江入海的最下游),自去年以来,他们监测到其他种类鲟,其掠食以及灵敏度都远高于中华鲟。它们在野生环境下对入海前幼年阶段的中华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幼鲟资源量持续下降

  按照中华鲟的习性,成年中华鲟自海洋游回长江上游繁殖。幼年中华鲟再顺流而下,慢慢游回大海,度过青少年期。

  今年初,早报记者曾报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因为上游产卵场温度过高,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现,这是葛洲坝截流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长江口段位于上海崇明,是成年中华鲟洄游长江的第一站,也是中华鲟的“幼儿园”和“待产房”,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节点之一。

  从2004年开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了11年的中华鲟幼鲟资源量监测。

  9月18日,保护区管理处监测数据显示,中华鲟幼鲟的资源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尤其是2014年监测数量首次为0。“长江口是中华鲟幼鱼游入大海的最后一站,我们这里没发现,那基本上能证明长江上游中华鲟的产卵场,去年真的没有幼鲟生下来。”中华鲟管理处副处长陈锦辉说。

  “没有自然产卵,意味着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数量无法得到补充,如果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监测到7尾放流中华鲟

  不过,中华鲟管理处介绍,尽管2014年没有监测到1岁中华鲟幼鲟,但监测到其他年龄的中华鲟11尾,较往年大大增加。其中,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8尾,浙江水域2尾,日本海域1尾。

  这11尾中华鲟,长3米以上的1尾,2-3米的2尾,1-2米的7尾,1米以下的1尾。其中,最长的是今年3月8日,在长江口北港北沙监测到的345厘米大型中华鲟。

  监测到的中华鲟有7尾带有放流标志。其中,5尾为中华鲟管理处增殖放流的(3尾是4月份增殖放流的、2尾是去年12月份增殖放流的),2尾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增殖放流的。

  据分析,这证明此前连续十几年的中华鲟增殖放流还是有一定成效,但至于效果能带来多大的影响,目前无法判断。

  其他物种抢夺生存空间

  在长江口,中华鲟还存着同类竞争者。

  陈锦辉表示,中华鲟管理处2014年监测到4尾其他鲟鱼,2013年更是监测到30多尾其他鲟鱼,占当年鲟鱼总检测量的30%。

  据中华鲟管理处透露,从抢救后的暂养情况来看,其他幼鲟在对人工环境的适应性、游速、抢食能力以及转食能力上均有优势,其在野生环境下对入海前幼年阶段的中华鲟带来的压力必然是巨大的。

  “中华鲟抢不过它们。有些甚至还带攻击性,如果年年有大量其他鲟类幼鲟在长江口出现的话,对中华鲟的影响程度将很大。”陈锦辉表示,这些其他种类的鲟有多个品种。初步判断可能有人工饲养后逃逸的,甚至可能是人为放入的。

  针对这个情况,中华鲟管理处加强了对原有中华鲟幼鲟监测点的工作,确保每个航次都有监测人员到位,全力做到“监测点位的中华鲟一尾都不漏过”。

  中华鲟管理处还加大宣传,提高对渔民的补偿,将中华鲟幼鲟的补偿标准从往年的每尾40元提高到每尾100元。今年监测到的11尾中华鲟,有10尾为渔民误捕后报告。

  同时,长江口中华鲟人工繁育工作也在进行中。从2012年开始,长江口中华鲟亲本性成熟已经培育成功。中华鲟管理处通过增殖放流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幼鲟,补充中华鲟资源量。此外,还继续加大长江口海洋牧场的建设,加大底栖生物的底播,为中华鲟及其他珍稀濒危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陈锦辉说:“希望明年不要再监测不到幼鲟了,不然这个物种恐怕真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责任编辑:杨默)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