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目标
新区建设满足50万人口需求
按照规划要求,在南宁市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打造有空港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高标准建设空港经济。至规划末期,使空港经济区成为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宜居”、“宜业”相适应的和谐城市新区。满足规划范围50万人口的需求,高标准配置区级、居住区级设施,提出居住小区级设施配套指引。
在目前规划范围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的情况下,《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结合规划居住人口分布情况,确定规划范围公共设施体系形成“一个区级公共中心,一个片区级公共中心,七个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多个居住小区级公共中心”的四级公共服务结构。其中,区级公共中心即空港经济区中心,选址于吴圩镇,服务人口规模20-30万人,服务半径10-15公里,包括空港经济区分区管理中心、吴圩体育中心、展览馆、图书馆、影剧院等设施。
居民安置
“调”、“留”与“并”实现居住相对集中
根据原定规划,吴圩空港经济区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共50万,面积共计1940.9公顷,包括8个居住组团。其中6处为工业配套居住区,另2个组团分别是空港经济核心区和明阳工业区片区。
目前,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存在“小集中、大分散”,集聚度低、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明显以及交通指向性明显等特征,需要搬迁与安置规划。为了解决居民安置问题,《发展规划》采取了“调”、“留”与“并”2种处理方式。
“调”即是对处于征地范围内,规模较小、搬迁成本较低的村庄,采取“住宅换宅基地”的方式将原有村庄整体拆迁、异地集中居住的方式。同时,返还一部分经济发展用地,作为村民土地参股城市建设的资本;“留”与“并”则是对城市建设用地未扩张到的地区或者处于边缘区、水源保护区的村庄,选择一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规模较大和交通区位较优越的村庄进行整治保留;同时依据村民劳作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把1-1.5公里半径内的自然村或者规模较小的行政村整体迁至中心村庄中,实现居住的相对集中。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