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水北调进京发布会举行 官方称水价不会疯涨

2014年12月25日 10:4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满朝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宣布通水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调水工程的终点——北京即将迎来长江水,今天上午11点,北京市举行北京南水北调江水进京准备工作情况发布会,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会到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预计发布会预计将会发布哪些内容?哪些问题将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记者:昨天我向有关部门咨询今天会发布哪些内容,但是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不过我们可以从参会的部门得知这些部门掌握哪些情况,向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它掌握调水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应急保障措施,比如如果出现水污染突发事件会采取哪些措施不让水进入到供水管网。北京市水务局,这个部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参与水价制定,当然像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也参与了水价的制定,据了解,受水区最终用户水价,由南水北调水源工程、主体输水工程、专用配套工程和城市制水配水4个环节发生的成本、税金和利润,再加上污水处理费用组成。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南水”进京后,水价不会疯涨。未进北京配套管网之前的成本价,每吨不会超过3元钱。到底北京的水价会有怎样的变化,我想会是今天发布会媒体比较关注的问题。另外,北京市环保局,它掌握了北京水环境的一些状况,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一部分水除了用来作为饮用水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水是用来改善北京地区的水生态状况,比如说回补地下水,补充战略储备用水等等。北京市自来水公司,这个机构的职能就很清楚了,调来的降水大家怎么个喝法就由这个机构来安排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自来水的水质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也会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们都知道北京的水硬,因为常年超采地下水使用,水烧开了以后,会有很多白垢,观感很不好,江水来了是不是要替换这样的水?

  记者:对,这个问题我也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了解了一些细节,原则上是要替换的,但是这里边会有一个小问题,北京常年使用地下水,水管内PH值相对稳定了,如果一下子全都换成新来的水,那就改变了PH值,改变PH值可能就会发生一些反应,很有可能打开水龙头一看,怎么水是浑浊的!对于这个可能发生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试验了三四年。在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大坝里边,把北京的水管一段段拿出来去试验,什么样比例的水怎么样通过将会发生什么,经过试验有一个基本的配方就是先跟本地的水进行勾兑,有一个过渡,然后逐年增加江水的比例,具体到每一个北京地区的自来水厂勾兑的比例还有点调整,因为要根据这一段水管的情况。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