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新区部署"十个计划" 新常态下求跨越

2015年01月28日 10:48   来源:深圳商报   

  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年内启动。图为梅观高速梅林关口立交。

  1月27日上午,深圳龙华新区召开2015年党工委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新区过去三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明确了未来发展任务和今年工作部署。值得关注的是,新区党工委工作报告和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都基于对新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乐观预判和自信谋划,报告指出:新区未来一段时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经济发展将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速优质增长,这将成为龙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中央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判断,可谓未雨绸缪。在龙华新区的解读中,“新常态”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一种挑战,却更是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的历史机遇。这种逆向解读提振人心,鼓舞士气。以此为基础,新区再度聚焦“十个龙华”精细化发展蓝图,部署了“十个计划”,谋划下一轮跨越式发展。

  “龙华新常态”表达充分自信

  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在会议上作了题为《立足新起点 引领新常态 推动转型发展新跨越》的工作报告。姜建军表示,经过三年的砥砺奋进,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大批优质项目抢滩布局,众多优秀人才扎根龙华,商事主体井喷式增长,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功能显著跃升,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城区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这些变化构成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深圳“特区、湾区、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区叠加因素加速释放,全市发展重心北拓态势明显,新区从发展腹地一跃成为发展前沿,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中心城区正在加速崛起。龙华新区已经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基于这种认识,新区确立的“新跨越”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特区一体化全面完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成为特色品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深度转型和全面进步

  “十个龙华” 描绘全面迈入小康社会龙华蓝图

  新区党工委工作报告中再度聚焦“十个龙华”, “十个龙华”包括“实力龙华、质量龙华、创新龙华、幸福龙华”等十个方面,“十个龙华”涵盖新区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是龙华新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制定的“龙华指标”。

  “畅通龙华”方面,报告提出:以百年不落后为标准,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以完善交通为重点,全面提升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变旧短板为新优势推动城市功能中心化。完成轨道6号线、4号线北延段、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争取推动轨道中轴线、中部局域线上马,建成外环高速、深华快速等一批高快速路,畅通交通微循环,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格局,让城市功能更现代、群众生活更便利。

  “幸福龙华”方面,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力争到2020年新建、改扩建17所公办中小学,新增4万个公办学位,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70%,新增1所高校和3所特色学校成为深圳市率先跻身全国教育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先锋区。同时建成市新华医院等5所大型医院,改扩建3所综合医院,到2020年总床位数增至7000张,实现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十个计划”为“十个龙华”部署实现路径

  会议上,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立新作了关于经济工作讲话。重点部署了新区经济发展“十个计划”。

  “产业集聚计划”提出,以“三廊九园”为突破口,将梅观高速沿线打造为产值过千亿、创新元素集聚、交通优势突出的梅观大道创新走廊。对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计划提出加快红山商业文化片区等总投资600亿启动项目建设。

  “城市功能提升计划”提出,以国际先进城区为标杆,完善深圳北站双语标识引导系统和服务体系,提升轨道4号线市容绿化与无线网络覆盖水平,支持国际学校建设。推动轨道4号线延长段前期工程开工、6号线加快建设、中轴线纳入市轨网规划。

  除此之外,“十个计划”还包括:“以培育新增长点为中心,实施产业再造计划”、“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实施均衡增长计划”、“以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计划”等。

  记者了解到,在2015年新区重大项目安排计划中,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观澜湖商业中心等11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287.5亿元,其中年度投资达101.6亿元。新区部署的2015年109件民生实事涉及6所学校和8家医院建改扩。(记者 孙波 实习生 罗玲)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