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6日 陈敏尔)

2015年02月04日 11:47   来源:贵州日报   李勇 邓刚

(点击查阅更多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陈敏尔在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6日在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陈敏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2011年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全面推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民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三)狠抓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活力。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大数据招商等重大活动。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贵州电子口岸、遵义航空口岸开通运行,国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获批建设。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00多亿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被国家列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0多亿元,科技贡献率超过44%,全省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

  (四)狠抓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推进提质转型。重点培育“五大新兴产业”。出台大数据、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建筑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贵阳·贵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创建,“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运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巩固提升“四个一体化”。制定实施“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完成项目投资370亿元,13户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做特做优“五张名片”。促进酒烟产业提质增效,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五张名片”工业增加值增长22%。

  (五)狠抓重大平台和重要通道,优化空间布局。把“5个100工程”作为主载体。完成投资4863亿元。产业园区新增企业2260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商品化种植基地796万亩。示范小城镇开工建成一批综合配套项目。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43个。新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把贵安新区作为新高地。出台创新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支持贵安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0多亿元。把重要通道作为强引擎。铁路营业里程超过2490公里。开工环贵州高速公路南部三州段。出省铁路、高速公路通道增至21个。乌江渡-龚滩、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建成通航。龙洞堡机场1号航站楼、铜仁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仁怀机场获批建设,新开加密航线48条。

  (六)狠抓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扩大投资规模。组织多次项目建设观摩,开工和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民间投资6240多亿元。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马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获批立项,开工骨干水源工程40座。启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新增通信光缆1.6万公里,4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开工建设碧江、舟溪、贵阳西500千伏变电站。

  (七)狠抓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统筹。制定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着力培育黔中城市群,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贵阳轻轨1号线全面开工。城镇化率达到40.01%,提高幅度排全国第1位。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68%。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强化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和县乡主体作用,“六个小康”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完成投资400多亿元。

  (八)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2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

  (九)狠抓民生实事和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7.2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11.4万人。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分别入住学生7.3万人和5.5万人。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6.9万套、扶贫生态移民房4.3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民族宗教、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十)狠抓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工作协调、重大决策后评估等制度,制定一批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投资负面清单。取消下放合并行政审批事项60项,取消下放投资项目核准事项47项。省政务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建成电子政务云平台。设立省政府开放日。省政府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服从省委领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只要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省政府就有行动、有落实。我们始终坚持既要有宏观思路、又要有具体办法,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方法,注重把握内在规律,找准工作抓手,加强目标化管理、工程化实施、项目化落实、精准化服务,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我们始终秉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把政府自身改革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当头炮”,把增强执行力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在正确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举措上抓铁有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民生和社会事业滞后,贫穷落后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依然艰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稳定增长基础仍不牢固,服务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比较多,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任务依然艰巨;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不完善,环境保护压力大,生态建设欠账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机遇面前,体制机制上的突破不多,开放合作的力度不足,生产要素不够活跃,市场主体不够强壮,改革开放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领域政府性债务、非法集资等潜在隐患增加,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解风险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在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下,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提高政府效能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地加以解决。

  二、2015年政府工作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贵州的新常态,就是坚持既要“赶”又要“转”,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就是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就是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做到开放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发展;就是坚持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量,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用好新机遇,培育增长点、管住风险点,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把全面小康宏伟蓝图写在贵州大地,把多彩贵州好声音唱响神州大地!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防控债务风险,更加注重强化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粮食总产量1100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分别提高到36%、42%、50%和6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和30%,科技贡献率超过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对于“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谋划好“十三五”工作,对于我省同步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同步全面小康谋好篇、布好局。我们必须看到,在同步全面小康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化解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越来越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越来越成为我省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越来越成为我省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所有这些,都必须紧紧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用改革推动法治建设破浪前行,让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省“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滚滚向前。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强化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推进重点改革,以切实可行为标准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以落地见效为要求狠抓改革方案实施。紧盯壮大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实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制度。出台鼓励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导意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深化“3个15万元”等政策,制定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实现矿业权招拍挂出让统一交易。紧盯扩大投资消费深化改革。实施新一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制定落实国务院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出台促进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政策。制定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加快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并建立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同比例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紧盯推进城乡统筹深化改革。制定安顺、都匀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政策措施。出台多规融合改革指导意见。启动贵阳、安顺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试点。完成9个省级试点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建立贫困县约束退出机制,开展贫困县“减贫包干”试点。紧盯开放型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用好长江经济带大通关机制,争取与珠三角区域建立通关互认机制。对引进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台帐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紧盯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启动清水江等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施8大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扩大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扩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推广排污权交易。出台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问责办法。紧盯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出台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支持高校加快改革发展意见,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制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方面,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推进职能转变。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权力清单严厉禁止乱作为,以责任清单严格防止不作为,以负面清单促进市场主体大作为。大力推进减政、减负、减支,扎实抓好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织牢社会保障网、公共安全网、生态保护网。全面取消我省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备案、登记事项,全面取消于法无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取消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完成全省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依法规范行政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制定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健全听证制度,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制定政府决策第三方评估办法和政府决策纠错问责实施办法,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严格公正执法。大力推进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规范化执法,在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市场监管、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公示制度、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制度。依法强化权力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接受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制定常态化行政监督办法,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强化对不履行或滥用行政权力的曝光和问责,坚决惩治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深入推进民生特派监督工作。开展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加快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审计全覆盖。依法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将政务信息、行政审批纳入电子政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重点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努力做到全省行政事务“一网办理”、行政权力“一览无余”,为企业和群众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和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建设,办理好网上省长留言板网民意见建议,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