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女子将200万现金放车内 盗贼嫌重只偷走一半

2015年02月16日 19:27   来源:人民网   留天洋 沈乃琪 华炜

现金被王某埋在安徽阜南老家姑父的麦田中。

  今年1月30日上午,杭州祥符派出所接到傅女士的报案,称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她发现放在黑色奥迪Q7轿车后备箱里的200万现金少了100万元。

  民警觉得奇怪,为什么傅女士要在车里放200万元现金呢?而且如果车里真有200万元现金,小偷为什么只拿了100万元呢?

  200万现金放车内

  两天后其中100万竟不翼而飞

  傅女士的老公是一个包工头,承包了包括汉嘉申花郡工地在内的好几个工地建设业务,她平时帮老公打理财务上的事。1月27日,傅女士从银行取了200万元现金,放到了车子的后备箱里,准备过年前给工地上的80多个工人发放工资。

  到了1月29日,傅女士准备要用钱时,发现车后备箱里的现金只剩下了100万元。这下傅女士傻眼了,四处找寻无果后,便报了警。

  由于从取钱到发现被盗,隔了整整两天,两天里她停放车辆的地方多达5处,而傅女士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在哪里被盗的。

  民警逐一甄别了傅女士所有停车地点两天内的所有监控,终于发现了关键人物。

  1月28日晚上的监控视频显示,傅女士的车停在祥符街道丰庆路汉嘉申花郡工地对面,监控中有一个可疑的男子出现在车旁。不知该男子用了什么方式,只见傅女士的奥迪车车灯一闪,后备箱被打开了,该男子从车内拎走一个袋子,消失在了夜幕中。

  民警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一辆银白色的大众宝来出现在案发地,根据侦查,这辆宝来正是嫌疑人逃离案发现场的车辆,这一逃,径直从杭州逃到了安徽。

  很快,嫌疑人的身份浮出水面,王某某(男)、钱某某(女),两人系夫妻,都是30岁,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人。

  民警三赴安徽阜阳

  百万现金被悉数追回

  2月5日,专案组成员连夜开车赶赴安徽阜阳市,经过缜密布置,于2月8日在阜南县将正在逛街的王、钱二人抓获。

  嫌疑人是抓住了,但是第二道难题又摆在了专案组面前:钱在哪里?

  2月9日拱墅警方派出增援警力前往安徽,帮助一起寻找赃款下落,找遍了所有可能藏匿巨款的地点后,依然没有100万元的踪影。

  由于在阜阳当地的审查没有明显突破,专案组决定将两人先行带回杭州羁押审讯。到了杭州以后,王某某在侦查员强大的心理攻势下,终于交代了盗窃经过和100万元现金的藏匿地点。

  原来,王某某将100万元现金藏到了离其姑父家一公里左右的一片麦田里。

  2月13日专案组第三次赶赴安徽阜南,抵达时已是夜间。在王某某姑父的带领下,民警们打着手电来到了藏钱的麦田里。拨开掩在泥土上的一些秸秆,民警用铁锹往下挖,没过多久,白色塑料袋的一角露了出来。

  把整个白色塑料袋挖出来后,警方又依次打开内层的红色和黑色的塑料袋,紧接着一沓沓封条封号的现金出现在大伙儿眼前。

  100万元农民工们的血汗钱,终于找到了!

  为何只拿了100万元?

  嫌疑人:“拿不动了”

  为什么后备箱里明明放着200万元现金,嫌疑人王某某、钱某某却只拿了100万元呢?

  “我真的不知道(里面是现金),而且也拿不动了。” 王某某说。

  事后经民警称量,在旅行袋里放上100万元现金,大约有24斤重。

  原来,当天王某某在打开报案人傅女士的奥迪车后备箱时,发现车里有两个棕色袋子。他提了一下,觉得很重,两个拿不动,就提着其中一个袋子来到旁边的公园里。

  打开袋子后,王某某也被吓住了,里面全是一沓沓人民币。虽然有过多次盗窃车内物品的前科,但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现金,王某某也慌了神,就打电话让妻子钱某某开车来接他,两人连夜逃回了老家。

  王某某和钱某某没想到,他们还没来得及花钱,就被公安机关抓到了,结果只能在看守所里度过今年的春节。

  而成功追回的100万元,昨天由民警亲手交还给了傅女士。

  在此,也给广大市民提个醒:汽车不是保险箱,千万不要在车里放置贵重物品,离开车辆前要用手拉一下车门,确保车辆已经上锁。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