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旅客在贵阳火车站准备搭乘开往南宁的D3523次列车。当日是2015年春运最后一天。2015年春运从2月4日至3月15日,共计40天。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伴随着春的脚步,一年一次的春运正式落下帷幕。从2月4日到3月15日,40天的时间里,公路、铁路、民航共同发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记者1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共发送旅客28.0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铁路2.95亿人次,道路24.22亿人次,水路4284万人次,民航4914万人次。
高铁成为铁路客运主力军
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40天春运中,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其中乘坐动车组的占41.4%,创历史新高。
春节7天中,在近4500万人次乘坐火车的旅客中(其中有不少临时开行的旅客列车),动车组发送旅客1843.9万人次,占总发送量的41.7%。
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统计部副主任韩树青说,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已成为铁路客运的主力军。
在春运期间,快速便捷舒适的高铁发挥了明显的春运“消峰”作用。北京西站党委副书记宋建国说。随着高铁开行密度和效率的增加,排队进站的人少了。许多人受到高铁开行“公交化”的影响,到站不久就上车,往年最担心的疏导客流的任务少了许多。
在西安,以西安北站为中心的“一日生活圈”在今年春运中作用凸显。春运期间,西安北站共发送旅客201万人,同比增幅80%。西安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西宝、大西等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缓解了以往西安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区域长期运能不足而出现客流积压的局面。
武汉铁路局为满足多数旅客出行时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查询信息、沟通交流等需要,联合当地通讯部门,将管内主要高铁线路和高铁车站实现4G高速网络全覆盖,首次实现4G高速网络与高速铁路“双高”融合,旅客从候车厅到列车车厢可无缝连接4G网络,旅客途中可以顺畅地通过无线移动通讯看电影、上网、通话。
“航空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
春运期间,民航客流持续增长。据中国民航局最新统计显示,春运期间全国民航共运送旅客4914万人,增长11.7%;执行航班36万班,增长9.3%;提供座位数7638万个,增长11.4%。其中,2月24日(正月初六)运送旅客142万人,创历年春运单日旅客运输量新高。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春运期间,探亲返乡、学生放假、务工返乡客流相互叠加,客流的时间性和方向性集中,加上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民航春运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市场需求旺盛,民航运力投入充足,选择乘坐飞机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各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民航局要求,保证了春运期间运力投入。
二是客流方向性明显。春运前半段,出港旅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中心城市,春运后期成都、重庆、哈尔滨、长春等西南、东北中心城市成为出行热点。海口、三亚、昆明、西双版纳、九寨、丽江等主要旅游城市持续火爆,成为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首选区。
三是民航春节假日运输由以前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趋于增势均衡。由于今年春节假期晚,寒假时间长,不少旅客选择到国内或出境游玩,使民航市场需求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以南航为例,“最晚春运”成为“最火春运”。在2月21日(大年初三),南航国内航班旅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40天的时间里,南航承运的国际旅客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19、20日(大年初一、初二)国际和地区航班旅客人数激增超过30%。
公路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监测,春运期间,全国路网运行情况总体平稳,部分路段因天气原因出现短时交通封闭或管制,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春运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据悉,全国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强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春运中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网上购票和出行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旅客的新需求。如深圳福田汽车站推出手机微信购票等多重网络购票服务,春运期间旅客微信购票率超过10%;宁波市开通了“宁波通”,通过手机向旅客提供线路查询、路况信息、手机购票等18项服务。
各地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和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春运期间开展“情满旅途”活动的通知》,开展“情满旅途”活动,进一步提升春运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旅客候乘更暖心,让驾车出行更顺心。
各地以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综合客运枢纽为重点,科学安排公交、地铁、出租汽车运力配置和运营时间,确保城市内外运输畅通有序。例如,北京公交集团在四大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和机场周边线路增配公交车辆200余部;上海虹桥客运枢纽节后每日加开地铁运行班次10余个,开设春运公交专线30条,调集出租汽车3000余辆,全力保障到港旅客及时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记者樊曦、齐中熙)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