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大学生创客眼中的创业政策

2015年06月13日 16:5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付昊苏徐博

  扶持政策“重两头轻中间”,鼓励创业“重硬件轻团队”,优惠政策“看得到难拿着”,小额贷款“挂墙上难落实”

  扶持政策好不好,创业青年最知道。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走访多名创业大学生,倾听他们的创业心声。青年创业者们反映,尽管中央和地方对创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但一些地方的扶持政策存在“重两头轻中间”、“重硬件轻团队”等现象,有的扶持资金“看得到难拿着”,创业企业的财务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

  这些极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呼吁,希望各地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促使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成功创业,给经济注入活力,带动更多就业。

  扶持政策“重两头轻中间”

  苗可2009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商飞从事工程维修。2013年,一直抱着创业念头的苗可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辞职下海,注册成立南京关拉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康复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2年来,公司先后取得了欧盟CE和ROSH环保两个国际认证,进入了行业门槛较高的医疗信息化和设备领域。目前,公司的合作代理商遍布江苏、山东、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去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

  “目前国家和地方日益重视大学生创业,各类扶持政策不少,但总体上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现象。”在这个30岁的创业者看来,在大学生创业的孵化阶段,地方和高校的扶持政策很多,比如提供几千到几万的启动资金、免费的办公场地等等。

  “一旦创业项目发展壮大,地方政府和银行比较看好,政策也来了,资金也来了。”苗可说,“但是企业刚起步发展的这个中间阶段最为困难,销售订单接踵而至,周转资金奇缺。此时,由于缺乏抵押,又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大学生创业从0到1的成功率比较高,但从1到10的难度很大,成功率极低。”和很多创业大学生一样,山东枣庄学院毕业生王明玉,选择电子商务开始创业。目前公司运营宠物服装、儿童护肤品等多个淘宝、天猫店铺,销售网络迅速铺开。

  王明玉说,公司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团队也接触了很多社会资本,但风投基金大都愿意“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而且,很多基金对股权的要求太苛刻,让很多创业者敬而远之。”

  一些创业大学生反映,目前扶持政策“重硬件轻团队”,建的创业大楼不少,但真正让创业团队获益提升的不多。

  江苏“90后”孟理想去年大专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墙绘壁画工作室。半年下来,这个工作室已经招聘了9个学弟学妹,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

  孟理想说,工作室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是拓展市场,二是吸引专业人才。但现实的困境是,小微企业很难留住人才,一些员工积累经验后往往跳槽到大公司。而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大都集中在“硬件”,比如免房租等,但对员工培训、社保补贴等“软件”扶持还比较薄弱。

  对专利产品保护力度的薄弱,也制约了一些极具创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发展。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邹天朗,和几位同学专攻情趣用品设计开发。他们在网络上寻找生产厂家,自己设计充满创意的各种新产品,很快打响了品牌,赢得了发展空间。

  “但热销的新产品很快被别人复制,看着自己的创意被剽窃却无能为力。”邹天朗说,目前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太无力。刚刚创业的他们,连注册申请的时间都没有,根本没有精力纠缠在法律诉讼上。因此,这些年轻创客只能把更多精力花在新产品开发上,和剽窃者“拼速度”。

  小额贷款“挂墙上难落实”

  毕业于江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陆元明,老家在连云港赣榆。当地柳编产业发达,但多是依托外贸公司销售国外,乡亲们只赚到手工费。

  2013年12月,他看到柳编的国内市场处于空白,就注册成立常州在海一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农户”模式带动乡亲们致富。去年公司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一谈起申请创业补贴的经历,这位同学眼中的“柳编哥”直摇头。2014年5月、6月,陆元明和创业伙伴去区人社局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星期,来回跑了5趟,但由于“本人的户籍在外地”,最终还是没有拿到这个补贴。“需要本地户籍,要盖十几个公章,申请创业补贴怎么这么麻烦?”他说。

  除了申请条件苛刻、手续麻烦,一些优惠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普通创业大学生也难以享受。

  哈尔滨小伙赵钰涪大学毕业后,和小伙伴创办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生产销售高性能的广告展览器材。这名26岁的青年创业者说,国家一项优惠政策是对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员工社保进行“先缴后补”,但基本条件是员工必须缴纳社保一年以上。可是,大学生创办的大都是小微企业,员工流动性很高,这项优惠政策很难享受到。

  目前,社保成本不断提高,已经占到员工工资的1/4,甚至1/3。“我们现在处于两难境地,不给员工缴社保,法律不允许,而且会加剧员工流失;如果缴社保,成本又逐年攀升,而且优惠政策又享受不到。”赵钰涪说。

  在采访中,多位大学生反映,虽然很多地方出台了针对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落实难。

  江苏华粹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辉在大学期间就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四五年时间,公司销售额突破1000万,还带动了30多个大学生就业。然而,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候,王辉和4个创业伙伴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只有50元,只能顿顿吃煎饼。

  “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缺乏资金是最普遍的情况。”王辉说,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优惠贷款“看起来很好”。但一进入操作环节,银行总是要求提供相应抵押,这一点恰恰是多数大学生创业企业缺乏的。

  如何解决资金短缺?王辉给记者透露了创业大学生们的“绝招”:在不同的银行办多张信用卡,每月可解决几千至几万流动资金。“我在多家银行办了额度8万~15万的信用卡,通过信用卡轮转,每月能够解决10多万流动资金。”说这话时,王辉也挺无奈。

  政策资金应更有效

  多位青年创业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类型各异,不同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也不同,相关部门不能简单排浪式制定扶持政策,而应分类施策,提升资金和政策的使用效率。

  比如,不同类型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应有所区别。苗可说,同样是十万扶持资金,对一个开网店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已经多了。但对一个从事设备制造的创业大学生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通常来说,重资产型创业对资金的需求远大于轻资产型创业,建议相关部门在扶持资金上向重资产创业项目倾斜。

  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缺乏的普遍情况,王明玉等多人建议,政府可搭建融资平台,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提供资信担保,帮助创业大学生缓解资金压力。

  再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扶持政策应有所侧重。邹天朗、王辉等认为,手机APP等创意性创业,起步较快,但推广阶段面临资金、渠道等压力,而电子商务等创业项目对创新营销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扶持政策也应有所侧重。

  而且,大学生创业在孵化、起步、发展等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地还应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财务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常州福坦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90后”大学生王健说,国家有相关的出口退税政策,但如果要申请出口退税,不仅要购买5800元一套的财税设备,每年还要缴纳1000多元的服务费用,负担很重。

  因为不了解税收政策,王健的公司去年被罚了几百元的税。“对于我们这样正处于起步成长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国家减税的额度能否再放宽一些?”他表示。

  重点帮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放大创业示范带动效应。多位创业大学生认为,一家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上市,其示范带动效果远远大于10个甚至100个创业项目。但是,当前扶持资金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与其把10个一般项目扶持到10%,不如把一个优质项目扶持到100%。□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付昊苏徐博

  凌军辉周蕊黄浩苑赵宇航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