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福州市民舀浑水半小时感染丹毒 小腿肿得像水桶

2015年09月06日 10:58   来源:东南新闻网   

  原标题:福州市民舀浑水半小时感染丹毒 小腿肿得像水桶

  东南网9月6日讯 台风“苏迪罗”袭闽时,市民凌女士的轿车进水,十多天后她才去舀水,不料一周后,她右腿突肿似水桶,疼得像割肉,医生诊断凌女士染上丹毒。无独有偶,8月底,福州的王依姆手指突然红肿,疼得弯不了,经医生反复追问才想起,两天前洗鱼时,不慎被扎破指头,医生诊断,依姆感染了类丹毒。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福州近日天气多雨、潮热,细菌繁殖较快,丹毒、类丹毒发作的病人有所增加,市民应引起警惕。

  舀浑水半小时小腿肿得像水桶

  在省级机关医院,住院多日的凌女士2日才出院。住在上海新村的她,小车泡水后十多天才去处理,车内浑水已经发臭,舀了半小时最终还是放弃。凌女士回家后虽用肥皂洗了手脚,但两天后右腿渐肿,还有点疼,她没在意,一周后,右小腿肿了一圈,还鼓起三个鸡蛋大的硬块,轻轻一扎就流水。凌女士疼得走路一跛一跛的,疼痛从脚底延伸至臀部。

  凌女士就医后,省级机关医院外科主任医师范春雄推断,其染上丹毒。8月,该院已接诊6例该病例,这些病人在轻微擦伤、抓挠、虫咬后或因湿疹、脚癣等,皮肤轻微破损,但自己没发现,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却乘机钻入,沿淋巴管上行,造成局部的炎症和不适,重者可能引起周边血管发炎、慢性淋巴水肿,甚至败血症。

  范春雄提醒,这种病易反复发作,尤其是夏秋季节,多发于小腿和面部,潜伏期2至5天,病人常畏寒、发热等,症状与感冒相似,一旦发病,应尽快就医,并防止接触性传染。

  洗鱼被扎伤手指肿似戴指套

  8月底,福州台江的王依姆赶到市一医院,她捧着红肿的右手食指,动弹不得。医生一看,依姆的食指没有明显的伤口,但肿得像茄子,皮肤鲜红,好像戴了红色指套。医生让她试着钩钩手指,她疼得龇牙咧嘴。

  经医生反复追问,依姆才想起,两天前洗鱼时被鱼鳍扎破了手,她用力挤出一点血后用清水冲洗了一下,当晚她没在意食指有点肿,不料两天后,食指越肿越大,连菜刀也握不住,还有点低烧,她赶紧来就医。医生给依姆开了3天的消炎药,叮嘱她外敷、内用,依姆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李睿说,依姆感染了类丹毒,这是一种猪丹毒杆菌,经皮肤伤口侵入皮内,引起类似丹毒的急性感染性疾病。8月,该院已接诊多例类丹毒。兽医、家畜饲养者、水产小摊贩、屠宰工人、主妇等,都容易在手部外伤后,接触带菌的鱼、肉,或被鱼虾蟹等刺伤而受染,该病潜伏期1至5天,大多可自愈,但有些人的皮肤会出现小红点,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瘙痒、长有水疱,少数患者伴有轻微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李睿说,类丹毒与丹毒皮损有时相似,但丹毒大多是鲜红色斑,水肿显著,多发于小腿及面部,全身症状明显;类丹毒的色斑大多是紫红色,多发于手指及手足背,全身症状较轻,有职业接触史。她建议,接触海水或处理海鲜时,应做好保护措施,戴上手套,以防扎伤,如果不慎感染类丹毒,局部红肿,可先涂抹红霉素软膏,症状明显者应尽快就医。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