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东北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化解装备业危机

2015年10月20日 15:09   来源:新华网   刘荒 王炳坤 齐海山 梁书斌

  新华网哈尔滨10月20日电(记者刘荒、王炳坤、齐海山、梁书斌)近日,70多名来自德、法、韩、日、土耳其、智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商,应邀走进沈阳北方重工集团的生产车间、设计中心和研发试验室等部门,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

  “这是公司首次举办海外代理商大会,这种跨文化的现场学习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推动他们对企业产品和文化的认同”,北方重工进出口分公司总经理杨溢告诉记者,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离不开这些海外代理商。

  北方重工的这一转变,代表了中国东北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突围方向。自去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东北装备制造业,深陷订单下降、利润下滑和产能过剩的窘境。从“眼睛向内”到“放眼海外”,已成为这些企业脱困转型的选择。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区。去年以来,东北经济持续下滑,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急剧下降,甚至发生严重拖累现象。今年上半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5%,前5个月工业主营业务利润下降15.1%,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1%,吉林省虽然增长4.9%,但远低于往年的两位数增速。

  今年5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在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12个领域重点推进,对东北地区如何通过加强国际分工合作,转移、消化装备制造业产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史育龙研究员指出,以“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为核心的新一轮开放,更加强调东西方双向平衡和全方位合作,过去通过贸易推动产品输出的方式,将上升到技术输出和产能转移上来。

  几个月前,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最后一列巴西“奥运地铁”下线。在即将承办2016年奥运会的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由长客公司提供的地铁列车和电动车组已经承担了轨道交通80%以上的运能。在卖产品的基础上,长客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洽谈,谋求高铁列车的海外布局。

  事实上,东北装备制造业下滑既有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的外部因素,也有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前面临全球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双向挤压’。”东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李凯教授认为,与此类似,东北装备制造业正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的日用品制造不发达,而与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相比,东北大型装备的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差、单机制造能力强而系统集成能力弱。

  “中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中,对重化工业的需求高峰回落,东北装备亟需改变过去偏重追求数量效益的发展模式,转为注重质量效益,向高端化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这一转型仍然离不开国际产能合作。

  在今年9月出席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海内外详细阐述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意义。中国拥有中端装备产能,性价比高,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外汇储备充裕,但产业需要转型升级,而如果开展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三方合作,则能够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

  两年前,辽宁鞍山的磁谷科技集团斥资收购了频临破产的美国麦格纳公司,如今掌握的磁力驱动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集团董事长马忠威介绍,以这一技术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订单不断,去年产值一下子增长了4倍,公司业绩也因逆市上扬而令业内侧目。

  类似“引进来”技术合作已在东北受到重视。辽宁省政府过去几年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并购海外科技项目,在“十一五”已完成海外并购102项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规划并购项目超过400个。

  辽宁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李怀东表示,海外并购不仅引进了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而且引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精益求精的制造业精神,已成为改造、提升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一条捷径。

  在中国政府今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东北装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东北是新中国工业摇篮,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三省工业的比重都超过20%,近年来东北攻关的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李凯认为,东北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先发地区,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方向迈进,有利于挺起中国重大装备的脊梁,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带动因素。

  18日在沈阳落幕的“经济新常态下的东北振兴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都看好东北装备的外向型路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国家应加快在东北设立自贸区,并且建设对接周边国家的交通大通道,支持设立境外产业园区。大连市副市长曹爱华表示,东北各地亟需联合实施大企业带动策略,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机车、造船、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传统产业走出去。

  分析人士指出,东北装备制造业通过扩大开放倒逼行业改革,并辅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其转型升级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魏敏)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