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我撞上了我的女儿! 张叶制图
丈夫驾驶单位车辆回家,在自家门口不慎将6岁的女儿撞死,妻子将丈夫和车辆所有人、保险公司等告上法庭,索赔损失。10月19日,吴江区人民法院对这起集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双重身份于一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作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范围内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55万余元。
案情回放:
驾驶单位小车回家,不慎撞死女儿
施某是一家纺机厂的员工,去年11月12日傍晚,他驾驶单位的小车回家,在将车辆驶入自家院内时,未注意到6岁的女儿小文已经放学,就在院门的一侧,车辆行驶的速度虽然不快,但还是将小文撞倒在地。见到女儿倒地,施某立即下车,将受伤的女儿送到医院抢救,但女儿还是在当日死亡。
交警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后认为,事发时小文所处状态无法查实,无法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由于在理赔时与保险公司意见不一致,按理应由小文的父母作为法定继承人提起诉讼,但小文的父亲就是本案的肇事者侵权方,按照侵权人不能在事故中受益的原则不能作为原告,那么只有小文的母亲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在诉状中,小文的母亲要求肇事方,也就是其丈夫和车辆所有人、以及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76万余元。
保险公司:
孩子父母监管缺失,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何认定本起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原告沈某认为,被告施某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所在单位允许其将车开回家中,应承担连带责任。
保险公司对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及被告吴江某纺机厂在保险公司投保100万元商业险及不计免赔险的事实没有异议。但是,保险公司也提出,受害人是一个才6岁的小孩,其对事故发生是否具有过错无法查清,但就算是无过错,并不意味着其法定监护人也因此没有过错,本案的原告与被告系夫妻关系,同时也是受害人的父母,原告以及被告作为法定代理人在监护时存在缺失,也是造成本案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作为受害人共同监护人的原告也没有尽到法定监护义务,因而需要对自己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
保险公司赔偿各项损失55万余元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根据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及庭审陈述,可确认被告施某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疏于观察,在明知受害人在门口迎接自己的情况下,因操作不当将受害人撞倒,直接造成损害后果的发生。本案的受害人年仅6岁,对危险行为的认知和辨识存在缺失,对于父亲停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认识不足,受害人的母亲作为成年人应当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监护时有疏忽,因此,被告施某应承担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告沈某承担次要责任。
被告纺机厂作为车辆所有人,将车辆借给被告施某使用,并不存在过错,不需承担责任。经法院核实,本起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为74万余元,其中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按照法律规定,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死亡伤残项下赔偿原告方死亡赔偿金11万元,实际支出的医疗费565.67元。超过交强险部分的损失由事故责任人分担,负主要责任的被告施某承担超出交强险部分损失的70%,即444191.65元。由于涉案车辆在被告保险公司处投保了商业三者险,同时投保了不计免赔险,该损失由被告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赔偿。综上,保险公司共计赔偿各项损失55万余元。(通讯员 庾向荣 记者 於苏云)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