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河北多项举措减排温室气体成效显著

2015年12月05日 13:17   来源:长城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正在巴黎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参加大会开幕活动,这是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后,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作出巨大贡献和国际合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河北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省,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十二五”前四年,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目标任务,连续3年在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被评为最高级别的优秀等级。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从全省能耗总量大、煤炭占比高的实际出发,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节能减排、大气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动。

  河北省多措并举从排放源头、生产过程、能源供应、植树造林等方面,利用多方渠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谋划实施“6643”、“十百千”工程和千项技改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化解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剩产能2014年,压减炼铁产能1547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534万重量箱、水泥产能3918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10年降低9.6个百分点,2015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钢铁行业,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第一大产业。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50%。

  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组织实施“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带动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玻璃、石化、化工等行业用煤、用能水平的提高。2014年淘汰燃煤锅炉3448台,完成35台139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十二五”前四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达20.34%,实现节能量84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亿吨。

  发展可再生能源,全省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七位,全国首个综合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落户张家口,预计今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大力压减煤炭消费,实行新建耗煤项目等煤量替代制度,扎实推进以化解过剩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取缔外来煤洗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减煤,2014年,全省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减少21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0万吨,首次实现煤炭消费量负增长。

  “十二五”以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绿色河北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和平原百万亩造林项目。截至2014年底,全省完成造林绿化125.8万公顷,通过森林蓄积吸收二氧化碳7300万吨。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