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北围场县千亩杏扁嫁接工程助推经济发展

2015年11月02日 14: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承德11月2日讯 今年河北围场县郭家湾乡把杏扁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特色产业,该县成立了杏扁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杏扁产业的跟踪服务,年初到各村进行宣传动员,共开培训班8次,并组织乡村干部到杨家湾乡务本堂村进行参观学习1次,聘请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从杏扁平茬、绑缚、抹芽、剪枝、施肥、防虫去病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实地培训指导3次,并多次向市县林业部门跑办,该项目已被列为“市级千亩杏扁嫁接精品工程”。

  截止目前该乡已在郭家湾村、榆树林村和旺水泉村三个村完成“围选一号”杏扁嫁接1145亩,“围选一号”具有抗寒抗旱抗风沙耐贫瘠的特性,三年产果,五年达到盛果期,十年以上为稳产期,每株寿命可达80年,每株收益在60-70元,按每亩74株计算,亩均效益可在2000-3000元。

  据了解,郭家湾乡林业用地面积14万亩,其中山杏面积在4万亩左右,有1.5万亩老山杏适宜平茬嫁接改造,今年完成平茬1300亩(准备在明年进行嫁接),预计五年内全部完成。在承包形式上采取集体承包和分户承包,加强了对杏扁嫁接后的管护。在杏扁嫁接的基础上,预计穿插栽植黑松,以达到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杏扁产业将逐步成为引领群众致富、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陆晓红)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