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成都市按照国务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总体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围绕投资管理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并在全国首创开展了复制推广第三方评估。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新闻发布会,向到会的数十家媒体介绍了我市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最新情况、第三方评估结果以及我市积极争创内陆自贸区的具体举措。
截至目前,国务院2014年12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中提出的35项改革事项中,由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复制推广的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领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等29项改革事项,成都已完成27项;剩下的金融领域关于“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和“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2项改革将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另由地方政府借鉴推广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等6项改革事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力争用1至2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完成。
成都完成27项/35项改革事项
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
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
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
网上自主办税
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
组织机构代码实时赋码
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创新
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
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
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
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
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
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
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
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
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
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
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经文化部门内容审核后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从投资者条件、企业设立程序、业务规则、监督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明确扩大开放行业具体监管要求,完善专业监管制度
期货保税交割海关监管制度
境内外维修海关监管制度
融资租赁海关监管制度
进口货物预检验
分线监督管理制度
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
企业设立实行“单一窗口”
社会信用体系
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
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
完善专业监管制度
【落地成效】
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营商环境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
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通过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成都的营商环境不断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迈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投资管理、税收征管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关键数据:1-11月,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20.45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4019户,同比增长36%。
全市建立“备案+核准”的外资管理模式,放宽外商投资商贸物流、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和一般性制造业的准入限制。2015年1-11月,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20.45亿元,同比增长17.4%。同时,落实境外投资备案制管理,设立境外投资服务中心,缩小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缩短备案手续办理时间。
开通网上办税服务厅,在线向纳税人提供33项申报纳税服务、5项自助查询服务和4项辅助服务,纳税人涉税事项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目前,全市实行网上申报的企业纳税人、批量扣税的个体纳税户分别达26万户和15余万户,占申报总户数的90%。
成都制订了《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系统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税务登记网上自动赋码,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试行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制度、放宽企业名称注册登记条件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设立“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窗服务、自动赋码、网上查询”,办理证照平均时间从4-5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今年9月1日,我市发出首张西部地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营业执照。随着“一窗式”受理以及放宽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改革叠加效应逐渐显现。1-11月,累计发放“先照后证”营业执照5万余份,占全市新设市场主体的30%以上;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4019户,同比增长36%,前三季度增幅高出全国18.6个百分点。
——贸易通关及过检(疫)更加集成便利
关键数据:随着8项简化通关的措施实施,通关时间平均缩短70%以上。
截至2015年11月,共推广了“保税货物区间结转”“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8项简化通关措施。通过保税货物区间结转改革,英特尔公司大连、成都工厂单票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减少6小时,运输时间缩短至1天;采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的货物通关时间缩短到20-40分钟;实施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货物验放时间大幅缩短。据海关方面统计,改革后通关时间平均缩短70%以上。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了《四川检验检疫局入境维修用途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定(试行)》等10项检验检疫改革制度。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间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至1-3天,低风险特殊产品审批单有效期从3个月延长至12个月。今年以来,共监管出入境特殊物品281批次,签发原产地证书16582份,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4484.87万美元;开展全球维修机电产品1万多批、300多万台;共计10万余瓶的酒类商品采用“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进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实行自行运输,口岸验放,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监管制度。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优化保税监管,推动了“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境内外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6项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得到拓展,保税研发进展迅速,保税检测维修实现突破。区内DELL成都公司2013年开展业务以来完成4次工单式核销,首次核销用时压缩至70天。鸿富锦成都公司2012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内销自产品返区维修试点企业之一,2014年共维修IPAD平板电脑133万台,同比增长30.6倍,实现从单一加工制造中心向加工制造与检测维修中心多元化发展。
——金融制度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数据:全市参与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企业已达到8家。全球领先的货币兑换公司艾西益、通济隆已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立了网点。
目前,广受关注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已在我市全域推广。其中,符合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条件的银行超过40家。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以及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等试点顺利推进。目前,全市参与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企业已达到8家。随着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的开展,全球领先的货币兑换公司艾西益、通济隆已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立了网点。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关键数据:成为全国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城市。企业年报率达到93.2%,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成都大力推进“诚信成都”建设。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成为全国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城市。同时,我市还出台了《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于2015年底前公布《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5版)》,2016年6月底前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配套完成与信用信息、信用产品使用有关的系列制度;“成都信用网”全新上线运行,依法向社会发布信用新闻、信用公告、“红黑榜”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与银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转让、税务等数据链正在打通。
我市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基本建立。2014年,全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取消年检验照,实现年报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截至目前,2014年度企业年报率达到93.2%,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同时,我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出台了《关于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标准、规划等的制订;发挥各类权益保护协会在市场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类社会组织的市场监督作用。
企业
赞赏
普华永道发布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
成都改革成效明显
投资企业广泛受益
作为昨日发布会的特邀嘉宾,普华永道税务与商务咨询合伙人、西南区业务主管徐闻也在第一时间向到会媒体公布了他们受成都市委托,对成都复制推广及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成果进行评估的结果。“通过评估,我们发现,成都市的改革成效明显,受到绝大多数受访企业的高度赞赏。改革使得在蓉投资企业广泛受益,成都市不仅积极推进国务院要求在全国推广的改革事项,还大胆创新,根据成都当地的实际情况,先行先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徐闻说,为了更准确地检验复制推广和学习借鉴的效果,本次评估所采用的模型与普华永道评估上海自贸区运行所采用的模型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都特点进行了优化和改良。负责进行评估的专业团队包括了参与过上海自贸区运行评估的上海团队、了解成都当地情况的成都政府服务团队,以及普华永道全球行业专家团队。评估的方式主要是对标《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结合成都的区域特点,依据“区域竞争优势”评价要素,从系统性、可衡量性、适用性、创新性和易读性五个纬度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500家领先的内外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产业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进行座谈,与一线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深访,与普华永道全球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主管合伙人及行业专家进行访谈等方式,对标国内、国际标杆案例,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最终对成都市复制推广及学习借鉴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成都市的改革成效明显,受到绝大多数受访企业的高度赞赏。一方面,成都市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如新“成都信用网”等。另一方面,在投资管理领域,加快市场准入的速度,简化流程。如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窗受理”等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等。此外,在贸易便利化领域,成都扩大开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推广无纸化通关,开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业务等。
评估结果同时指出,目前的复制推广工作尚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取得更好、更全面的改革成效,最直接的方式是成为内陆自贸区,这样一来,可以针对成都的情况出台更贴近企业需求的改革措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与此同时,成都还具有营造更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也包括政治、社会、精神、文化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打造,制度的创新,营造软实力,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人才来到成都、落户成都,并在成都生根发芽。
“成都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不过,由于我们非常喜欢这个城市,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成都市能够做得越来越好,”徐闻说,“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新成都人,更是由衷地期望并祝愿成都能够如愿获批成为内陆首个自贸区!”
继续
推进
成都将努力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
改革的挖掘机
开放的破冰船
随着复制推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加强衔接争取,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并密切跟踪自贸区改革进度。主动复制推广更多自贸区成功经验在成都落地生根,使成都始终站在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列,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先行先试任务,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努力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改革的挖掘机和开放的破冰船”,形成一批源自成都的可复制推广经验,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不竭动力。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成都海关、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办、市物流办的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就各自领域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继续推进改革,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成都海关副关长杨泽军表示,在总结评估现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他们将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11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有关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复制推广一项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复制推广工作,确保复制推广出实效,进出口企业得实惠;此外,还将密切跟踪和学习借鉴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新经验、新制度,结合关区内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拓展、效能提升,以更好促进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
市金融办副主任梁其洲表示,推动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不仅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重点内容,也是下一步我市申报内陆自贸区、探索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积极推动跨国公司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境外融资和资本流动管理试点,鼓励企业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突破。”
完善口岸功能、拓宽口岸大门是各地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内容。市物流办副主任金大中说,接下来,成都将加快推进双流机场国际货站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报进境水果、肉类指定口岸,在机场国际货站内改造增加必要的联检单位办公、实验用房,适当再增建冷藏设施,即可达到国家进境水果、肉类指定口岸规定的硬件设施条件。货站改造增加设施近期用于水果、肉类指定口岸的申报,今后用于口岸联检单位一般货物现场监管办公和货物冷藏。同时,借鉴广州、天津机场的做法,将立即启动特殊货物(水果、肉类、药品等适航进境指定口岸货物)共同检验查验中心的建设。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金泉表示,为争创内陆自贸区,我市将加快完善方案。一方面推进相关课题研究,找出成都融入和担当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突破点。另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省市相关领导,召开争创中国(成都)内陆自贸区研讨会,为成都争创内陆自贸区献计献策。同时,邀请成都市相关行业企业代表,以座谈会形式听取各方意见,围绕深化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及相关诉求,以问题导向丰富改革内容。
【升级探索】
积极争创内陆自贸区
探索成都改革升级版
不仅是复制推广,对标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成都改革升级版,目前我市已向国务院上报了争取建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希望能在深入推广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基础上,结合成都实际加快自主探索改革步伐。
——抓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完善
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的同时,2015年,成都海关开展“海关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辅助开展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工作”2项创新改革事项。在“两单一审”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一报一审”改革,为企业节约了30%的报关成本,减少通关手续8项,企业评价成都海关特殊监管区手续最简、功能最全、监管最优。同时,我们率先开展“保税货物区间结转”试点工作,允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跨省份自行运输,为企业节约成本的优势更明显。
——加快建设西部金融服务中心
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探索建立以净资产为基数的境外融资管理框架,鼓励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改革,探索推进外债比例自律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功能,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各类跨境投融资工具,积极研发跨市场投资理财产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元化金融资产管理服务。发展新兴金融业态,鼓励发展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鼓励金融服务外包、资产管理、跨境结算等机构集聚发展。助推境外借款及跨境并购业务发展,支持四川工程承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等优势产业和行业“走出去”。
——推动部门间互联互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我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归集整合了工商、质监、国税、法院等47家市级职能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掌握的身份、业绩、预警、提示、警示和企业自主申报信用记录3000余万条。已组建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拟定全市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等,推动政府部门权威数据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开放与共享。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尹婷婷 采写
本报制图 曹劲松